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承德围棋故事> 第802章 升降决战(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2章 升降决战(26)(2 / 2)

;;;;就是道场之中,半军事化的管理,每天10几个小时全部放在棋上。

;;;;在当前的社会中,日本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那缺点简直是太多了。

;;;;我们随便比较下:

;;;;第一,师父自己也要比赛,也要生活,也要应酬,每天能拿出多少精力来教徒弟?

;;;;第二,例如围棋基本功的死活训练,目前网上有流出的聂道编纂的『死活大集』、『诘棋总动员』,几乎囊括了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类创造的死活题。

;;;;中国的冲段道场里,每天有专门的死活老师,收集、整理适合每个人的题目若干道,一般在午饭前专门进行死活基本功训练。

;;;;日本小棋手,师父还有这功夫专门给你去每天找题?

;;;;自己去买书自己做吧。

;;;;第三,中国的道场里,专门的讲布局、定式的老师,今天上午的世界大赛中出现某个新变化,下午老师就和同仁、专业棋手进行拆解,然后讲给学生,晚上学生们就上网开始热火朝天的实战了。

;;;;日本的老师怎么可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反映在比赛中,就是中国小棋手对最新变化了如指掌,日本棋手经常中刀。

;;;;第四,实战经验,围棋这种东西,最重要的提高方式就是实战。

;;;;中国冲段少年,基本每天两盘和同水平棋手的升降循环赛,每天晚上大量网棋(一般入段前都是5000盘以上的量),然后还有无数的交流赛、业余赛、少年赛......

;;;;日本的小棋手,除了和师父下,剩下就是每周一次去棋院和院生的比赛。

;;;;这样的实战经验差距,怎么比?

;;;;中国的年轻棋手都是成千上万盘实战磨练出来的,日本棋手在棋上的普遍表现就是“不熟练”。

;;;;实际上,目前中日棋界的巨大差距,就是日本棋界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方式,完全竞争不过中国的专业化、集团化、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

;;;;其实日本棋界有点悲哀,因为这种培养方式在日本算是个常态。

;;;;大部分艺术、手工艺界都是这种方式,像书法,做陶瓷器的,甚至做水壶的,做棋盘的,捏寿司的,抻拉面的,都是这种『师徒相授』;人家不仅活的很滋润,而且让无数中国文青顶礼膜拜:这才是『匠人』、『情怀』、『工匠精神』啊!

;;;;要命就要命在,围棋是个能他妈分出胜负的项目,情怀、文化传承得再好(这方面日本遥遥领先),赢不了,什么都是瞎扯淡。

;;;;像书法,寿司,铁器瓷器,反正都是主观审美,好不好全凭一张嘴。

;;;;围棋简直要命,数出来多少目就是多少目啊。

;;;;更要命的还有,你要是只有日本人玩也好,比如将棋,活的也挺滋润;围棋还有中国和韩国在玩!

;;;;一比较,完蛋了,惨不忍睹,自己都看不下去、抬不起头。

;;;;其实这有点像『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比较,大家肯定都觉得前者更美好——只要没有那个冰冷客观改不了的『分数』存在。

;;;;话说回来,日本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还有那么一丁点的优势吗?

;;;;绞尽脑汁,要硬说也有一点,这种方式在极端的机缘巧合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徒弟的特点,造就稀世的大天才;比如,韩国棋界最后一个内弟子——李昌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