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相爷> 第24章 或许有合作的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或许有合作的机会(2 / 2)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那悟空偷吃蟠桃,又盗取太上老君金丹反出天庭。天宫实在降不住神通广大的猴王,无奈之下,玉皇大帝只得派人去请二郎神前去花果山讨伐不臣。

一个是有着天罡三十六变的二郎真君,一个是有地煞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美猴王。二人这一场战斗妻逢对手,将遇良才,真真是《西游记》一书中最大的高潮。

而俞老板也心神也随着两人的兵来将往而起落落,感觉手板上全是冷汗,一颗心都纠结成一团。待看到猴子化做一座庙宇,偏偏尾巴没处搁置,只能变成旗杆之时禁不住咯地笑出声来,“这猴儿,终归是改不了飞扬跳脱的性子……啊!”

就在这个时候,一张大手伸出来盖在稿子上面。

自己正看得畅快,突然被人打断,心中的怒气翻涌上来。俞兴言:“干什么,手挪开……高小相公……”

抬头看去,是高文那张有些得意的脸:“俞老先生,天都快黑了,可不能再看下去了。若你觉得这书好,咱们谈妥润笔,你自带稿子回去,有的是工夫细细品味。”

“天得黑了啊!”这个时候,俞兴言吃了一惊。

做了十多年书坊老板,每天都要读上一两本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习惯。正因为看得书实在太多,拿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审美疲劳。因此,他平日里看书的速度都飞快快。一本七八万字的词话,只需一个时辰。当然,同现代人还是不能比的,他却不知道,高文以前读网络小说的时候,一个晚上啃上五六十万字毫无难度。

俞老板回头一想,方才自己正好读到《西游记》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也就读了四万来字,却花了一个下午。看样子,自己是真的沉迷进去了。在读的时候,甚至还在潜意识中放慢了速度,惟恐读得太快把这故事看完之后,因为没有后话,心中空荡荡没处着落。

至此,他才充分认识到这书的厉害之处:这才是真正的故事啊,相比之下,老夫以前读过的都是垃圾。那种垃圾书,读再多又有什么用?所谓,宁食仙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西游记》就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的仙桃,芳香可口,读之,三月不知肉味。更何况,这仙桃质优量大,过瘾,真是过瘾!

说其他书都是垃圾,其实也偏颇。

明朝早期的小说就写作技巧而言其实都不甚高。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小说演义话本在这个时代,也不过是刚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文学类型,作者不多,且写作功底参差不齐。要等到明朝中期,社会进一步繁荣稳定,市民阶层的数量进一步壮大,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参与其中。

就现在世面上的作品来说,虽然都是章回体小说,可故事都非常老套,不过是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且写得也粗疏,细节描写一概也无,高潮处都是搔不到痒处。最要命的是篇幅都短,最长的也就几万字,看得人意尤未尽。更多的则是几千字一个故事,没办法只能将十几个故事收拢在一起,结成一个集子。比如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坊间有十几个版本,但都是七八千字的篇幅。有的时候,俞老板想,作者为什么不多写的。若是换成老夫,断桥遇雨先拉个一千来字,白蛇和许仙开药铺子也可以弄几个故事。吃雄黄酒写他一千字,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写上一千字,盗仙草一千字,水漫金山一千字,不就能出个单行本了?

想归想,可真要写起来却难,若换成自己,搞不好通篇都是水,读者也不会买帐。

因此,世面上那些所谓的长篇词话,说穿了不过是由一个个短篇的集合。真正的大长篇大约只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这两本书中,《三国演义》之所以那么长,那是有史可循,按照史实写下去就是了,只需八分实两分虚即可,十分讨巧。至于《水浒传》,一个人下完接着再写下一个,上一回写的是史进,下一回就变成了鲁智深,再下一回则是武松,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