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兰若蝉声> 第七十一章 素手造厨珍馐宴 奇案连环祸心藏(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素手造厨珍馐宴 奇案连环祸心藏(下)(2 / 2)

;;;;这个曾经抱着同样目的来到北国的少年,此时竟然在为魏王的安危煞费苦心,

;;;;这种潜移默化的视角转变,究竟是魏王个人的魅力,还是他世界观的扭转?

;;;;人行于世,顺从本心,有时候回望自己曾经做出的改变,恰如沧海桑田。

;;;;不过对于庆云来说,魏王的安危总是太远,自己朋友的安危总要先看护妥当。

;;;;今夜为了防止有人再对莫愁姑娘下手,四名拜过把子的兄弟便决定轮番守夜,

;;;;采亭和色可本来也有意凑热闹,只是几位男士都是很有担当的人物,坚决不允。

;;;;如此倒也换了一夜安宁。

;;;;天还没大亮,负责场地布置的军士以及膳房的宫人早已开始忙碌了起来。

;;;;礼乐仪轨,李冲自有安排,省去了魏王不少心思。

;;;;这次大祭祀有很多独创的地方,首先便是以佛家礼仪祭河神。

;;;;以往祭祀山川先贤,采用的都是由祖源信仰演化出的道家道场。

;;;;但是北魏自高宗以降,崇佛抑道,祭祀仪轨就需要探索些新的规矩。

;;;;李冲为了祭祀河神的事情,也着实废了不少脑筋,查询了诸多西天竺祭祀仪轨,终于让他找到了些可用的依据。

;;;;传说老子西去化三清,世间诸教皆崇三位一体之神系。

;;;;故天竺有三圣,曰梵天,曰毗湿奴,曰湿婆。

;;;;天竺三圣与群魔争夺饮之长生不老的瑶池琼浆,打翻了酒壶,洒落人间,才有了恒河,雅河(恒河主要支流亚穆纳河)与飒河(萨拉斯瓦蒂河,今已枯竭)。

;;;;于是天竺人周期性的祭祀三河,以赭黄涂身,不着寸缕,沐浴圣河河水,提壶灌顶,分享散落的瑶池琼浆,祈太平长生。

;;;;这个节日在天竺称为提壶节,汉译经师则因其习俗译为无遮大会。

;;;;虽然样板已经找好了,但是规矩还是无法照抄。

;;;;时之华夏摆脱茹毛饮血,穴居露体的生活习惯已逾千年,国民崇礼教,知羞耻。

;;;;尤其是当今魏王,非常反对有伤风化的祭祀风俗。

;;;;这无遮大会的无遮断然是不能原样照抄的了。

;;;;于是李冲便在文字上作文章,以不设门槛,来者皆是客的儒家文化阐释无遮,确定了布施天下,普惠众生的基调。

;;;;随后再将沐浴提壶,改为泼水祈福。

;;;;水在华夏文化中,有财源的美好寓意,

;;;;泼水祈福既保留了天竺共沐圣水的祈祷习俗,又有助于让华夏子民理解并接受。

;;;;李冲出自陇西李氏,不但深受老子化胡说的影响,更是道家仪典的资深专家。

;;;;天竺无遮大会俗仪过简,其中的许多细节缺失,

;;;;想要移植中土就需要用中原文化以及道家原本的祭祀风俗加以融合改良。

;;;;本来完全是浴水祈福的无遮大会,就这样在中土开出新花,变成了水陆并进的无遮道场,

;;;;高冠华服,礼乐章典,一应雅趣,盖无所缺。

;;;;一切舶来物皆加持中华特色,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就是文化包容性的最佳体现。

;;;;》》》》》敲黑板世间《《《《《

;;;;关于无遮大会的出典,虽然有一些国内神秘力量不断粉饰,但是其出典确实是“无遮”,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详细记载,文中并没有不实描述。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因为经过华夏改良后的北传佛教水陆无遮大会很高大上的仪式。这一套后来被萧衍同学学去了,中国史书中有关无遮大会最早的记载,就是萧衍同学张罗的。我们只是借用李冲,讲了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

;;;;本节提道的鲜卑八大外姓贵族,又称勋臣八姓,就是元宏第一次易俗时列入汉化大名单的八大世家: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兰(贺)、独孤(刘)、贺楼(楼)、勿忸于(于)、纥奚(嵇)、尉迟(尉)八姓。

;;;;点完这两笔,我们开始讲本节的重点,西瓜和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考。

;;;;前两章我们曾经提到庆云在席上吃寒瓜,寒瓜就是古代对西瓜的一种称呼。关于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西方公证说法是公元十世纪契丹人自西域传入中国的。李时珍先生又说了:“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李先生的强项是尝百草辨当世之物,真的不擅长考古。对于物种起源基本都是靠道听途说,不备依据的。所以他对西瓜传入时间不敢定论,只说在五代之前,而且用了一个盖字,就是他自己也不确定。

;;;;凡农种,最权威的典籍自然是前文提到过的《齐民要术》,里面关于瓜果,有不少归纳:

;;;;西晋《广志》:瓜州大瓜,大如斛,出凉州。猒须、旧阳城御瓜。有青登瓜,大如三升魁。

;;;;《史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