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魏宫廷> 第27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二合一(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Ps:本书由,请支持正版阅读,书友的订阅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另外,求月票。最后,半夜有补更。』;

;;;;以下正文;

;;;;魏昭武三年的正月,当桓王赵宣基本控制了晋阳后,他想起了太原郡境内除了太原守乐成以外的另外一位擅战将领,阳邑侯韩徐,遂亲笔写了一封招揽的书信,派人送往河阳邑,交予阳邑侯韩徐。;

;;;;晋阳距离河阳邑并不远,充其量也就是百里左右的距离而已,但因为大雪封路,送信的魏卒花了七八日光景,这才勉勉强强在二月上旬将书信送到阳邑侯韩徐手中。;

;;;;当时,阳邑侯韩徐正在河阳邑收拢败兵,这倒不是为了击退进犯太原郡的魏卒,事实上,这段时间他也感觉很迷茫。;

;;;;本来嘛,魏将姜鄙攻陷了他的封邑「阳邑」,而桓王赵宣又在猛攻晋阳,虽说太原韩军的劣势极大,但至少目的是明确的,即想办法扭转劣势,驱逐进犯的魏军。;

;;;;可没想到的是,他韩国的王都蓟城,居然在被魏将赵疆、韶虎、庞焕等人攻陷后,拥立了新的君主韩异,且这位新君骇然又颁布了诏令,结束了与魏国的战争。;

;;;;本来这场仗就已经是异常艰难,现如今,连王都跟新君都向魏国臣服了,那还打什么?;

;;;;于是乎,太原守乐成立刻向魏国的桓王赵宣投降,而阳邑侯韩徐呢,则带着残兵撤到了河阳邑,基本上可以说放弃抵抗了。;

;;;;或许,若非阳邑侯韩徐乃是韩氏王族分家子弟,说不定他也向魏国投降了,他之所以没这么做,可能只是抹不开身为王族子弟的面子而已。;

;;;;可没想到,桓王赵宣却向他递出了善意,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通篇意思大概就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似你这般的贤才,倘若能投效我国,定能有更大的作为云云。;

;;;;在仔细看罢这篇招揽的书信后,阳邑侯韩徐心中颇为纠结。;

;;;;虽然有些不甘与惋惜,但是他确实也觉得,他韩国已经彻底完蛋了:贤君韩然病故、釐侯韩武自刎,国内再没有人能承担起「抗拒魏国」的重任,这不,就连王都蓟城也臣服了,拥立了魏国扶持的傀儡君主韩异。;

;;;;不可否认,他韩国名义上尚未覆亡,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国家已名存实亡,既然如此,何不像乐成那般,顺应大势,投效魏国呢?;

;;;;要知道,无论是魏国还是魏王赵润,并不亏待有能力的他国人士。;

;;;;可即便如此,阳邑侯韩徐还是没踏出投效魏国的这一步,因为他心中尚有诸般顾虑。;

;;;;名声,还有封邑与爵位,这些都是他需要考虑的事物。;

;;;;待等二月中旬,桓王赵宣率领北一军撤离了晋阳,前往支援河东郡,降将乐成继续治理晋阳,他派人向阳邑侯韩徐送出了一封熟悉。;

;;;;二月末,阳邑侯韩徐收到了乐成的书信,乐成在书信中告诉他,桓王赵宣已率领北一军撤离太原,他乐成依旧是晋阳的守将这让阳邑侯韩徐感到十分意外。;

;;;;按理来说,降将前几年应该是不被信任的才对,然而这乐成,居然依旧坐据晋阳?;

;;;;在犹豫了半响后,阳邑侯韩徐决定接受乐成的邀请,前往晋阳看看究竟就像乐成所劝说的,先不急着拿定主意,你亲自来晋阳看看再做决定。;

;;;;于是乎,当日阳邑侯韩徐点了五百名士卒,一路来到了晋阳城。;

;;;;他并不怀疑这是桓王赵宣联合乐成企图赚杀他的诡计,因为魏国没有这个必要在眼下这种局势下,倘若桓王赵宣还设下诡计赚杀他这个韩国的将领,那赵宣这个魏王赵润的弟弟,就是全天下头号蠢材。;

;;;;带着五百名兵卒缓缓靠近晋阳城,阳邑侯韩徐仔细打量这座城池。;

;;;;让他格外在意的是,晋阳城城墙上所竖起的旗帜,居然还是「韩」字旗帜,就仿佛桓王赵宣在攻占了这座城池后,并未打算将其划入魏国的地盘。;

;;;;当然,这只是骗骗韩国民众的,至少在阳邑侯韩徐看来,眼下他韩国,不过是魏人砧板上的鱼肉,只要魏国有这个意思,纵使王都蓟城也得悬挂魏国的旗帜这根本毫无意义。;

;;;;“轰隆隆”;

;;;;伴随着城门开启的巨响,晋阳守将乐成带着一队兵卒前来迎接阳邑侯韩徐。;

;;;;在彼此见面后,阳邑侯韩徐颇为感慨,毕竟前几个月前,他与乐成还是并肩战斗、抗拒魏军的同僚,可现如今,尽管乐成身上还是穿着他韩国式样的甲胄,但实际上却已摇身一变成为了魏国的将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