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魏宫廷> 第三百三十三章 双赢的合作(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双赢的合作(二)(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李尚书,看来没少关注我工部的事啊。”

;;;;可能是见屋内的气氛有些凝重,工部尚书曹稚笑呵呵地插嘴打诨道。

;;;;其实事实上,工部下署虞部,或者说虞造局,这个司署与户部下署仓部,以及冶造局三者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蜡烛的原料运输、制造、成品运输、以及模具维护等事,这种分工明确的合作,其实早已在朝中流传开来。

;;;;这让不少朝中官员眼睛一亮,毕竟在以往,几乎没有这种跨部府合作经营的事情发展,大多都是每个部府自己玩自己的,顶多叫下署的司署配合一下。

;;;;比如工部的下署虞部,它就有专门用于物运的人员,只是人数与规模远远不如户部下署仓部而已。

;;;;而如今在赵弘润的带动下,虞部与仓部逐渐加深合作,除了蜡烛外,虞部也会打造一些比如木盆、木桶等民用器物,让仓部代为销售,这比虞部自己经营一支商队的花费要便宜、便利的多。

;;;;当然,也会有一些官员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容易混淆各部,难以调配,但是,这股反对意见随着御史监的“不作为”逐渐销声匿迹。

;;;;而如今,继工部与户部密切合作之后,兵部似乎也有意想加入这种新型的运营方式,这让屋内众人有些意外。

;;;;毕竟,兵部尚书李鬻那可是有名的倔老头,很难想象这个脑筋僵化的老头竟然还能领略到这种新运营方式的好处。

;;;;“怎样,殿下?”目视着赵弘润,李鬻正色说道:“冶造局负责改良军备工艺,而我兵铸局则回馈一笔报酬于冶造局,两个司署仿造冶造局与虞部、仓部的合作。……而这个合作,以冶造局为主,如何?”

;;;;『真可真是……』

;;;;赵弘润摸着下巴,半响没有说话。

;;;;说实话,李鬻的提议让他很是心动。毕竟他原本就不是为了争权而企图吞并兵铸局,说白了,只是为了让兵铸局能跟上冶造局的脚步,或者说。跟上他肃王弘润的脚步。

;;;;而李鬻的提议,让他挑不出什么刺来。

;;;;半响后,赵弘润正色问道:“李尚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李鬻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这意味着。我兵部将采纳贵署的『度量衡』作为唯一的标准,将贵署的制定视为规范。”

;;;;听闻此言,工部尚书曹稚与兵部左侍郎徐贯面色微惊。

;;;;继工部之后,兵部也将采纳冶造局的『新度量衡』?!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无可厚非,毕竟冶造局如今所打造的器物,皆是按照『肃氏度量衡新规』打造的,倘若兵部打算采用冶造局的新工艺,就只能抛弃部府内的旧度量衡,以『肃氏度量衡新规』取而代之。

;;;;这就意味着。离赵弘润心中『统一、规范全国度量衡』的目的更近了一步。

;;;;“本王有条件!”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

;;;;这次的谈话谈到这份上,他也没必要再假装什么了,毕竟李鬻提出来的建议,的确是双赢建议。

;;;;『只要不是想吞并兵铸局,什么都好说。』

;;;;“肃王殿下请明示。”李鬻拱拱手正色说道。

;;;;“首先。”赵弘润竖起一根手指,沉声说道:“我冶造局负责设计国内军队的武器装备。”

;;;;『唔??』

;;;;李鬻疑惑不解地望了一眼赵弘润,有些糊涂了。

;;;;毕竟一旦兵铸局与冶造局的合作达成,冶造局自然是负责设计国内军队的武器装备,这有必要重申么?

;;;;一瞧李鬻那疑惑的表情,赵弘润就知道这个老头不明白。遂解释道:“李尚书恐怕不明白本王的意思。……本王的意思是,倘若我冶造局设计出一款新式的装备,并希望这款装备能取代原先的装备,兵铸局与兵部不得反对!”

;;;;这个问题。事实上赵弘润已考虑多时了。

;;;;在他看来,魏国的军队制武器装备,规格过于陈旧,而且还有一些没有必要的装备。

;;;;比如铁剑。

;;;;这是魏国军队最常见的武器,但它适合用在战场么?

;;;;可能在最早的战场比较适用,然而。它必定将被更利于劈砍的刀所取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对于骑兵而言,铁剑的作用根本不如有弧度的弯刀更加适用。

;;;;这一点赵弘润心中清楚地很。

;;;;但难就难在,以他一己之力,想要对魏国军队用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武器装备做出改动,这真的很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