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1 / 1)

现代艺术:对于以艺术的自治法律为名义摹仿现实所作的反抗。这一自治的首要的实际要求之一:在任何时候,一部作品的每一处都要有同等的美学重要性。

印象派主义:风景被设计为如同一个简单的视力现象,以致于身在其中的人并不比一丛灌木更有价值。立体派与抽象派画家走得更远,取消第三维度,因而不可避免地把画分为重要性各有不同的块面。

在音乐中,相同的倾向把一部作品的任何时候都导向美学上的平等:萨蒂(satie) ,他的简单性只不过是挑衅性地拒绝遗留下来的音乐华丽词藻。德彪西,魔法师,学问渊博的蜘蛛的迫害者;雅那切克取消所有不是必不可少的音符。斯特拉文斯基背离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遗产,在音乐历史上半时的大师中寻找他的先驱。韦伯恩回到了suigeneris(独特的、拉丁文)专一主题主义(即十二音体系)并达到了在他之前没有人能够想象到的剥离。

还有小说:对巴尔扎克的著名格言“小说应当与社会身份登记处相竞争”进行怀疑;这一怀疑决非是前卫派们的假充好汉,这些人乐于展露他们的现代性以便使他们在白痴面前可以被人辨认;它只是(不露声色地)使制造对真实的幻想的机器变得无用(或差不多无用,非强制性的,非重要的)。对此,我有如下小小的观察:如果描写一个人物应当与社会身份登记处去竞争,那么这个人物应当首先有一个真正的姓名。从巴尔扎克到普鲁斯特,没有姓名的人物是令人不能想到的。但是狄德罗的雅克却没有任何姓氏而他的主子也无名姓。巴努什,是姓还是名?没有姓氏的名,没有名的姓氏不再是姓名而是符号。《审判》中的主人公不是个叫约瑟夫·考夫曼(josephkaufamann)或克莱默(krammer)或科尔(khorl)中的人,而是个约瑟夫·k。《城堡》中的主人公甚至失去了他的名而满足于一个字母。布洛赫的《有罪的人》 :主人公之一被字母a来指定。在《梦游人》中,艾什(esch)与于格诺(huguenau)没有名。《没有优点的男人》的主人公,尤利什((ulrich)(没有姓。从我的最早的短篇小说起,本能地,我就避免了给人物以姓名。在《生活在别处》主人公只有一个名,他的母亲只是用“妈妈”一词来确指,他的小女朋友用“红头发”;而“红头发”的情人则是“四十来岁的人”。这是不是故意做作?我那时的做法是完全的自发,只是在后来我才明白了其中的意义:我所服从的是第三时的美学:我不想让人相信我的人物是真实的并有一本户口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