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公元前二世纪 三〇年代(前一七〇—前一六一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元前二世纪 三〇年代(前一七〇—前一六一年)(1 / 2)

</ul></dd>

</ul></dd>

</dl>

西汉·文帝前元十年

1、冬季,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皇帝(五任文帝)文帝刘恒(本年三十三岁)前往甘泉(甘泉宫,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2、刘恒的舅父薄昭,杀害政府使节。刘恒不忍心处决,遂派高级官员(公卿)陪他饮酒,暗示他自裁,薄昭不肯。刘恒再派文武百官前往痛哭吊丧,薄昭无可奈何,只好自杀。

司马光曰:

唐王朝宰相李德裕(参考八四九年十二月)认为:“刘恒诛杀薄昭,断然处置,贤明当然贤明,但在礼教上,却不太妥当。嬴罃送姬重耳,兴起见舅父如见娘亲的伤感(秦国九任国君穆公嬴任好,娶晋国十九任国君献公姬诡诸的女儿秦姬〔名不详〕为妻,生子嬴罃,秦姬不久逝世。姬重耳是秦姬的兄弟。公元前七世纪,晋国内乱,姬重耳出奔。前六三六年,嬴任好送姬重耳回晋国就任国君〔二十四任文公〕,嬴罃当时还是太子,送舅父到渭水之南,思娘亲不能见,见了舅父,如见亲娘。前六二一年,嬴罃继位国君〔十任康公〕,作《渭南》诗,载《诗经·秦风》),何况薄太后仍然健在,只有这么一个弟弟,断然处置,怎能安慰娘亲的心?”我以为不然。盖法律是天下人民的公器,英明的执法者,亲疏如一,任何困扰都不能阻止,人民才不敢有所仗恃而去犯法。薄昭虽然一向被人赞扬为忠厚长者,可是甥儿身为皇帝,不给他遴选贤明的师傅,却教他掌握兵权,以致骄傲不可一世,对他的长官都敢冒犯。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竟格杀中央政府使节。他所以敢如此妄为,当然是有所仗恃。如果赦免无罪,那跟刘骜(西汉王朝十二任成帝)、刘欣(西汉王朝十三任哀帝),有什么差异?曹丕(曹魏帝国一任文帝)曾称赞刘恒的美德,却把诛杀薄昭这件事除外,他说:“舅父皇亲之家,应该用奉养的方法报恩,不应该交给他们权柄。有了权柄之后,就很容易犯法。一旦犯法,又不得不作处理。”抨击刘恒对薄昭不知道防范于未然,这段话抓到问题核心。所以,要安慰娘亲的心,恐怕在最初开始时,就要慎重。

西汉·文帝前元十一年

1、冬季,十一月,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皇帝(五任文帝)刘恒(本年三十四岁)巡视代国(首府晋阳〔山西省太原市〕)。

春季,正月,刘恒自代国返回首都长安。

2、夏季,六月,梁(怀)王(首府定陶〔山东省定陶县〕)刘揖逝世,没有儿子。

梁王师傅贾谊再上书刘恒,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