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三百零七章 瞌睡来个枕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七章 瞌睡来个枕头(2 / 2)

这很实际,王雱自己把这东西贡献上去的效果并不好,这是基本常识。韩琦帮助请功的话,不论政治上人情上,都能为燧发枪项目多了一重背书,皇帝会更信任,包括王安石在内的那些人更不容易反对。

顺便,造枪效率很不赖,韩琦每日都能看见有人从车间里拿出六七只枪来,测试合格后就装箱等待起运。

这个效率在王雱方面只是牛刀小试,在韩琦看来简直是惊人。照这趋势的话,一年就能完成订单。

其实韩琦对力量根本一无所知。说是说量产了,其实也只是试产的第二阶段,许多东西仍旧在调整。

也就是说虽然有了生产线,但生产线并没有定型,还在摸索整改中。为了追求效率,又是学徒工操作。最后进行总装的大工还不够多,导致良品率没到预期。

其实就算是现在的一条小生产线,每日出产的燧发枪也是十多条,但测试下来,能用的,达到标准的也就六七条枪。别人可以忽悠但不能忽悠韩琦,所以王雱批示:宁缺毋滥,回炉重造。

造造造!

敢于试错,总结经验后纠错。技术和成熟工艺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能承担最后总装过程的大工数量远远不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和幺蛾子。然后生产工艺上许多环节也都还有很大调整空间,每个环节的水准和良品率都有改进空间。

这些没有秘诀,就是造,大工带着学徒慢慢适应。

所以韩琦就是用来做实验的,他的这批订单完成后,大雱预估整个品控会大幅改良,吃透总装累积误差的大工数量会翻三倍,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生产线定型,上马第二代工艺的时候。

有这批利润垫底,那时候大雱自己的抚宁县都打算采购几千条二代燧发枪进行战争潜力的储备。

“太慢了太慢了……”

其实韩琦心里很满意,表面却道:“小孩你这生产速度仍旧不算神奇。照这样计算,生产这些燧发枪你就需要一年,然后,你还在帮西北投行建设第二代水泥生产线。此外最迟今年秋天,你的团队要远赴太原府给我修建水泥生产线,这些加起来的话事务太多,你的速度不够。”

王雱叹道:“巧妇难为啊,我抚宁县最大的瓶颈是人口。没有人,我也不是神仙。”

韩琦捻着胡须少顷后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人你就能用起来,并且能养得活?”

“那肯定的啊。”王雱嘿嘿笑道。

于是,老韩神色古怪的想到了被驱赶到宋辽边境种田的那群暴走农民。

他们过去种田不全是韩琦走钢丝,而是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时代有很多人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是因为大宋的土地兼并政策。于是这些人整日无所事事,且会有一部分成为山民逃户,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倒是某些思路上韩琦也受到范仲淹影响,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