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2 / 2)

一个地方要发展,人心不能散,有了梦想有了人心向往后,人们就会扎根,就会开荒,就会建设。

但事实上抚宁县不但人心散了,有办法的人都选择了各种手段离开,这个地区就死了,形成潮流后再也没人愿意来投资建设,而还留在这个地方的人当然没心思生产,只是等死而已。

在朝廷层面上,边境地区的局势始终是被误导的,朝廷根本了解不到真实的边境情况,只能归类为“西夏人惹的祸系列”。现在看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自己被自己吓死、自己大脑引导着身体死亡这个论述,用在抚宁县这样的边境地区是可以的。

就算是西北转运司李参的层面,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也没功夫来了解这个坑,所以在李参的认知里,抚宁县早就是化外之地,被放弃的,只是不能公开说而已。

于是李参的意识里,真正的边境要塞是绥德军。这个西北主政官的政治向导就成为了潜规则,足以导致抚宁县和绥德军的互动中,抚宁县全是血泪却无法控诉,永远打不赢这场政治官司。

这是庶子和嫡长子的区别。

于是事实上整个抚宁县成为了炮灰和奴隶,不出事时候就放养,不饿死就行。局势有变的情况下,抚宁县唯一的作用是牺牲,然后成为宋夏开战的理由,就这么简单。这就是现在的西北政治,且朝廷被蒙在鼓励。

“你们这些猥琐,千万千万不要让小爷在十面埋伏之中站稳了脚跟。因为有些事总要拉清单的。”思考到这里,王雱喃喃自语道。

罗娜不知道他在低估什么,却以很奇怪的目光看着他。最近这阵子罗娜发现他虽然脑子不太正常,却是个坚定坚强的人。

坚定坚强的人在人性行为中,那么他有些坏,却也能让人信任有安全感。这是必然存在的。

反过来说有一类人整天无病呻吟,长吁短叹,见人就倒苦水说难处,兴许他自己不觉得,其实他就是个弱者,而永远没人愿意和弱者威武。且弱者永远不会得到信任,更不会让人有安全感。

能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就能让人有安全感。这是定律。小姑娘现在就看着王雱在yy,觉得这个人要是不那么坏,脑坑再少些,那就好啦。

这一晃眼天色已经是暗了下来,书房中此时已经亮起了油灯,乃是小姑娘弄的。

王雱逐步深入进去了解到,抚宁县真正的产出就是矿产,煤矿和铁矿。定期通过抓壮丁服役的方式,全部运往后方绥德军送货上门。

这算是抚宁县的“出口”。

然并卵,人家出口是为了挣钱但是抚宁县出口是为了生存。

所以抚宁县的真正问题在于负债,运往绥德军的矿产从报表上看,连利息都不够支付。

这有两个原因是一没有民心,方法不得当导致的产出效率实在太低。第二,绥德军区的那些奸商、即现在抚宁县的债权人,他们把矿产的价格压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不是剥削完全等于抢劫。

这个问题上,上任县丞大人是“买办”,然而他被人挂了。

逻辑上看合约没定死是可以更改的。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