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二百二十章 大雱的演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章 大雱的演讲(2 / 2)

“杨怀玉这棒槌简直蠢的让人无法直视,竟敢说这种话。”曹集急忙反装忠的模样道,“还有啊,赵宗实你是怎么做事的,大雱要跑路的消息又怎么会泄露?”

赵宗实吓一跳,急忙摇手撇清道:“真不是我泄露的,只因当时我也心急,依照大人吩咐去召见展昭他们的时候,展昭多问了一下情况,我以为大人召见展昭就说明展昭可以信任,于是就说了一下情况。结果就……”

“你真的蠢啊,展昭那孙子都能信任,那猪都能上树了。”于是赵宗实被小舅后脑勺一巴掌,打的晕乎乎的。

自始至终没说话的王雱则是暗暗好笑,真的对这些傻子吐槽无力。

政治上有种东西叫“明贬实升”,没猜错的话我大雱的仕途快要正式开始了。以前老陈说皇帝一直在找理由把神童外放实缺,只因阻力较大而已。现在则有皇后娘娘在对这事推波助澜,只看皇帝刚刚也神色诡异,估计要去穷山恶水知县了。

那是机会也是挑战。

那也才是青云路上的正统王道,现在这般担任皇家职务、涉及间谍事物过多,时间久了才会弄的成分不明。至少没听说过走这种路线的人能用正常手段拜相的。在大宋做到顶也就半血魏忠贤,而一旦做到了,被清算、上历史耻辱柱几乎也是肯定的,尤其在大宋制度下更是如此。

依靠剑走偏锋和阴谋权术上位的人一定不会是领袖。不是领袖的人就谈不上影响力,无法真正的做事,几乎全部的精力都会用来灭火和算计。无止境的用一个更大的阴谋去掩盖上一个阴谋,用更大的错误去弥补上一个错误。于是最终会刺破清算。

所以这也是仕途上的“守正攻奇”。

yy完大雱就开始装逼了,文绉绉的“悲情”模样道:“诸位都静一下吧。”

于是瞬间就禁止下来了,纷纷同情的看着他。

大雱首次拿起了一杯酒,披头散发的模样站在了桌子上,犹如狂生才子惯有的造型。

喝了一口小酒,又悲壮的语气道:“虽然这次曹家深深的伤害了我,让我幼小又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但每一个男儿的胸间都有不灭之火焰,血不能冷,国朝内忧外患之际,都是做事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若我王雱离京就算贬斥,就长吁短叹,那我大宋九成以上官员不是药丸了?倘若官员尚且如此,那经历了各种严寒、蝗灾、洪水,食不果腹的那些饥民又当如何自处?有多少边境苦民冒着被蛮子收割的风险仍旧忙于求生、种植、生产纳税的?这又怎么算呢?与其好高骛远,望花落泪,无病呻吟,不如把心态放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

“说到这里呢我要批评你们这些狐朋狗友。你们这些家伙不坏,但就会妄想,瞎猜,乱议。两杯黄汤下肚高兴了,你们这些家伙就壮怀激烈,指点江山。什么时候不高兴了,就无病呻吟,望风感叹,还愤世嫉俗。你们总会过份放大自己的忧伤和委屈而不自省,过份夸大事务难度而不去解决,这就是脱离实际,这是不实事求是。咋不学学韩琦大爷?”

“好水川战败后看人家有没有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没有。有的人说他那是没心没肺脸皮厚,也许吧。后来他跑河东去组织了一群暴走农民在宋辽边境种田收割,有人说他是老毛病放了要挑起争端,又也许吧。但本质上,在举过恐辽的时候,战败过的他也没怕过任何一个蛮子,大宋再困难,他也没有破罐子破摔。他知道大宋需要粮食,所以他就去冒险种田。我不敢说他对,但这是一种精神,恰好还是大宋最缺乏的精神。”

“顺便,我要表扬我大雱自己。舒州时候我十岁,养殖业起步时司马光大人给我的压力,比我现在的压力大多了。那又怎么样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