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一百八十七章 废物利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七章 废物利用(2 / 2)

“税收问题怎么解决?”赵祯又捻着胡须好奇的问。

老陈想要回答的时候张方平来了。张方平瞪了老陈一眼,意思是这是我张总理的业务,阉人你赶紧退后。

所以老陈只得闭口不答。

“张相公来的正好,和朕说说。”赵祯道。

张方平捻着胡须笑道:“官家,关于碳税问题暂时不用想,王雱也正和我三司相关部门协商协调。现在暂时的决定是,先过了此番严寒。以后再视情况处理。现有大宋律只对煤块征税,煤沙暂时不在征税行列。”

赵祯微微一愣,考虑着其他的东西。

张方平道:“兴许官家在担心财政紧张的现在,会由此失去一笔税源?”

“的确如此。”赵祯点头道。

张方平道:“官家无需担心,暂时应该不会变的更坏,煤税的确会有所减少,但总体影响应该不大。该用煤的会继续用煤,譬如匠作监,譬如传统作坊的生产性用煤,那是减少不了的,也不能用蜂窝煤。以往呢,我朝开采技术不足,导致煤炭供应不足,供应不足,那么权贵参与抢购,就必然导致煤价大幅攀升,老百姓几乎享受不到。除了此点,陛下关心百姓,每年拨出炭火费后会使用不当,效率低下。因为在煤炭紧张的情况下已经被各路商人炒为天价,且逐年快速上涨,导致每年陛下都在加速拨钱,却杯水车薪不够取暖。”

顿了顿张方平道:“也就是说朝廷拉了仇恨,陛下花了钱,但是钱主要进入了相关煤商的口袋。他们在夏季通过各种手段兼并炭引,造成煤炭紧张,于冬季用煤高峰期再放出来。这是惯有的套路。”

“现在这般,老臣认为王雱够机智,他在不动原有市场和势力的时候,相当于把我大宋能用的煤变多。百姓有蜂窝煤,不参与传统高端煤的抢购,百姓负担轻了。与此同时因为参与买的人数下降,客户群体下降,那么囤货的奸商就不在奇货可居,会降价销售,这样一来该用的还在用,却会于这个趋势下煤价下降,虽然一定程度影响到炭税,但这更加利于各手工业作坊的成本降低,利于匠作监降低费用,以便保持我大宋各项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这些就是王雱的设想和策论:维持住现状,压住他们的反弹,有个三至五年的过渡期后,连许多农具价格都会价格下降,以便反哺到国之根本——农业。”

这倒是赵祯第一次见识神通在经济领域的神奇主张,虽然不明觉厉也暂时不知道小孩的对错,但皇帝仍旧很兴奋,又是担心的道:“会否涉及到变法,引发严重反弹?”

张方平摇头道:“没人说变法,炭法依旧,只有那小屁孩以‘垃圾佬’身份进入煤炭行业,开发了新的项目,如此而已。朝廷没有变法,王雱也没有违法,他们联手制定的大宋律仍在,所以包拯一定会给小孩背书的。若这样的都要闹,那不该姑息,不用官家您出面,王雱会利用包拯,会把那群垄断煤价的巨商全部脸上刺印送到西北去给李参调教。”

够狠的。

但赵祯也只能苦笑,觉得有道理。因为包拯那家伙他真敢这么干,上次群体判决读书人又不是假的,被老包找到理由后、朕都能被他无休无止的追着怼,何况那些煤老板?且这不是皇帝要变法,包括皇后家在内的保守派、也找不到包拯的毛病。

总之赵祯觉得现在的大宋也是够了,变法基本很难行通,有太多的人不敢,首当其冲的一群就是朕的亲戚们。所以除了清官外,其实明君也难断家务事。

因为在大宋不能拿走人家已经有的东西,只能想办法去找到新的东西,让更多的人有饭吃。这就是大宋,范仲淹想把朱门的酒肉弄出去百姓的碗里,于是就闯祸了。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