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五十八章 全面爆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全面爆发(2 / 2)

当然,实际情况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有幸呆在太平洋中部某一海域,比如莱恩群岛的圣诞岛附近,就能目睹壮烈的人造天文奇观。根据圣诞岛上的部分居民回忆,下半夜的时候,繁星密布的夜空突然被一道光芒照亮,接着就像太阳突然升到了天顶一样,刺眼的光芒驱散了全部黑暗,明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光芒持续了数十秒,才缓缓散去,在星星点点的流星中,天空归于平寂,黑暗再次填满苍穹。

虽然这一描述不太准确,但是足以说明当时发生的事情。

毋庸置疑,某一方、或者交战双方使用了某种大范围杀伤性武器。

事实上,同样的天文奇观还出现在了南极洲上空、北极上空、北太平洋上空、南大西洋上空、南太平洋上空与南印度洋上空,只是出现的时间有前有后,而且并不是都有见证人。

用一些军事专家的话来说,中美两国在外层空间使用了核武器。

当然,这一评论也很片面。只是谁也不能否认,轨道空间不再安全。要知道,战斗结束后不到24小时,共和国当局就让“琼楼”空间站进入了月球转移轨道,并且在1月7日让空间站飞往月球,并且最终进入绕月轨道。美国也在2日晚间让“奥林匹亚”空间站进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在3日进入西经100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又在半个月后进入月球转移轨道,最终在1月底到达绕月轨道。也就是说,共和国与美国先后将耗资最大的轨道空间站都转移到了月球轨道上去。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避免遭到对方攻击,因为按照早在30年前缔结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与和平开发地外星球国际公约》中明确规定,地球之外的星球无国界划分,任何国家与组织均不得以国家战争为由,在其他星球进行战争、以及与战争有关的活动。虽然这一条约不能为空间站提供绝对保护,但是总比留在近地轨道上、随时提防遭到对方打击要好得多吧。

到这一步,谁也不会怀疑,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卫星系统都完蛋了。

问题是,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共和国与美国当局都没有公布相关信息,即便在战争结束后,2058年1月1日夜间到2日凌晨的战斗仍然是最高军事机密,所以只能从侧面,也就是从两国军事卫星系统与战略防御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进行分析与猜测。

毋庸置疑,从一开始,双方要打击的绝对不仅仅是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

从客观情况来看,因为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都非常庞大,而且军事卫星系统与战略防御系统单独运转,重叠部分并不多,所以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必须有所侧重,即到底是打击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还是打击对方的战略防御系统。相对而言,美国当局更容易做出选择,因为美国拥有分布更为广泛的海外军事基地网络。

为什么海外军事基地网络决定了战略打击的优越性呢?

原因很简单,双方战略防御系统的天基拦截系统的反卫星作战能力都比较有限,没有能力同时攻击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与战略防御系统,如果要同时下手,就得借助地基、海基与空基拦截系统。虽然海基与空基拦截系统具有全球部署的能力,但是携带高能激光器与反卫星导弹的战舰需要跟随舰队活动(共和国与美国的海基拦截系统都是战区与战术性质,即拦截系统与舰队防空反导系统合二为一,没有建造专门的拦截战舰,而海军战舰的头号任务是组成舰队作战)、空基拦截系统则需要依附于空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