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四十三章 战争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战争问题(2 / 2)

颜靖宇笑了笑,表示明白这番话的意思。

海湾战争前的萨达姆绝对可以用“雄才大略”来形容,在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遇刺身亡,阿拉伯世界就失去了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阿拉伯最需要的就是一个领袖,一个能够让数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的领袖。

问题是,萨达姆走错了一步。

“显然,萨达姆严重低估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设想一下,一个拥有美国国会参议院20%席位、30%的律师、50%的亿万富豪与65%社会财富的民族,会置数百万同胞于不顾吗?”刘晓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前美国国务卿杜斯勒就说过,对美国的犹太人来说,以色列的问题不是国际问题,而是国内问题。自从以色列建国之后,美国的战略支援就没有松懈过。要知道,2041年的中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与我们在战场上拼尽全力,在20年前的半岛战争中,美国甚至没有与我们拼命。可以说,以色列就美国的第五十一州,保护以色列既是美国籍犹太人的义务,也是美国政治家的责任。为了确保以色列的安全,美国当局不但为以色列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暗中为以色列提供核武器技术,还会不遗余力的打击阿拉伯国家,瓦解阿拉伯的团结统一势力。当然,这与控制世界油库没有差别,因为美国的能源企业与犹太人关系密切,只有打垮阿拉伯国家,让阿拉伯世界变成一盘散沙,那些拥有美国国籍的犹太商人与金融资本家才有能力控制中东国家,再通过这些国家的王室或者独裁政府来控制中东的油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结果会与六十年前一样?”

对于颜靖宇的这个问题,刘晓宾没有做出回答,因为这不属于他能够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60年前,共和国当局就犹豫过。虽然当时还没有证据证明萨达姆出兵科威特与美国的情报机构有关,也没有办法否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实,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中,共和国仍然投了弃权票,而不是赞成票。也就是说,当时共和国的领导人就知道美国是冲着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再度联合起来的阿拉伯国家去的。甚至可以说,海湾战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阿拉伯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起,导致西方世界遭遇战后第一场经济危机的“石油战争”的间接报复行动,不然美国大旗一挥之后,也不会有那么多西方国家响应。要知道,短短10多年后,当美国再次发动被成为“第二次海湾战争”的伊拉克战争时,响应“号召”的西方国家就少得多了,而法国这种一直在试图摆脱美国影响与控制的西方国家甚至对此进行了公开谴责。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初,如果共和国当局能够在对外政策上稍微强硬一点,在安理会投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否决票,那么美国就得单独发动海湾战争,甚至不大可能发动海湾战争。当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也不可能在安理会上投出否决票,毕竟发动侵略战争的是萨达姆,而不是老布什。

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共和国领导人多了很多选择。

在刘晓宾回避这个问题的时候,裴承毅接过话题,说道:“情况很清楚,这才的幕后推手是以色列,而不是美国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