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二十七章 世界大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世界大战(2 / 2)

问题是,在2047年前,“世界大战”基本上就是顾卫民与颜靖宇政治斗争的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讲,顾卫民支持“怀疑论”,不是说不清楚“世界大战”对共和国构成的巨大威胁,也不是反对为“世界大战”做准备,而是害怕因此影响到由他亲手推行的“青山绿水工程”。换个角度,颜靖宇支持“现实论”,也不是认为“世界大战”一定会在他的任期内爆发,也不是反对顾卫民的国家战略计划,只是想通过与顾卫民截然相反的论调,获得军队与部分代表的支持。可以说,“青山绿水工程”没有能够在顾卫民的任期内全部落实,需要由颜靖宇来收尾,与2045年到2047年间的军费追加拨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3年的军费追加拨款原本应该用在该计划中。甚至可以说,顾卫民积极扶持帅永康,与叶致胜合作都与“青山绿水工程”无法在他的任期内落实有直接关系,因为顾卫民并不相信,作为王元庆钦定接班人的颜靖宇会完成他的国家战略计划。虽然实际情况与顾卫民预料的并不一样,但是在2047年之前,颜靖宇也确实在与顾卫民唱反调。

由此可见,即便是颜靖宇,也不想轻谈“世界大战”这个话题。

或者说,唯恐天下不乱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军人,以及那些希望发战争财的军火商。

要知道,早在2042年,也就是还没论到国防部主宰大局的时候,“世界大战”就是共和国军队内部的头号话题。根据2047年总参谋部改制时公布的一些消息,以及散布到民间的一些传闻,在2042年后的5年间,总参谋部作战处总共制订了上千份与“世界大战”有关的作战计划。这一情况除了表明在2042年之后,共和国确实没有多少外来威胁,总参谋部的那些参谋闲得蛋痛之外,还证明了共和国军人的价值观,即军人只有在战争中才能找到归属感。

2047年之后,即被国防部“收编”后,虽然总参谋部不再积极制订战争计划,但是在袁晨皓的领导下,作战处开始整合之前制订的上千份作战计划,并且将这些计划拟定成了十多份完整的作战方案,并且在2048年底统一提交给国防部,由裴承毅根据实际需要向元首提交了其中的数份作战方案。

毫无疑问,军队是战争的主要推手。

问题是,军人绝对不是真正的战争狂人。

站在共和国军队后面的,就是共和国的军火商。

要知道,在2045财年度为战略防御系统追加拨款的法案中,提出的第一点理由就是保全为战略防御系统服务的军事工业体系。因为按照“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进度,到第三次工程完工之后,只需要10%的建设参与者维持系统正常工作,另外90%的参与者都将失去工作岗位。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参与者都是高级技师或者科学家,人才流失之后很难迅速补充,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