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十五章 新兴时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新兴时代(2 / 2)

往好的方面说,该计划可以看成是由纪佑国发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延续,或者说是演变升级。事实上,这也就是对“青山绿水计划”的最高评价。虽然该计划惠及每一个共和国公民,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并没从根本上解决共和国的问题,也没有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指明方向。

也许有人认为,建设好家园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在30年前的话,这么做没有错。毕竟30年前的共和国还没有受到人口老龄化困扰,也能依靠自身建设获得发展动力。随着共和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怎么也不可能走回头路。对共和国来说,出路就是霸占世界产业链的顶端,用全世界的资源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实际上,这也正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策略,通过控制科技、金融与文化制高点,从全球掠夺资源,让仅占全球人口5%的美国人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并且通过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等方式向其他国家转嫁美国社会矛盾,维持美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在21世纪初,几乎所有人多认为,就算共和国能够取代美国,也不可能走上美国的老路,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就这么点,而共和国的人口又是美国的数倍,如果共和国公民都像美国人那样铺张浪费,肯定会耗光全部资源。但是电力革命之后,再也没人怀疑共和国将取代美国,而且会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原因很简单,随着技术进步,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问题得到了解决,哪怕共和国的人口一直维持在10亿左右,也不需要为资源问题担忧。

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对外扩张上表现得如此积极。

也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改革上锐意进取。

可以说,对进入21世纪40年代的共和国来说,已经很难依靠自身改革来推动国家快速前进。事实上,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在努力建立一个共和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在印度战争之后,该体系已经成型。也就是说,就算共和国当局想以内部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也得高度重视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政治改革之后,共和国的权力结构体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虽然元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重大问题上仍然拥有最高决策权,但是随着全体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得到体现,政治协商大会的获得参政权,很多国家大事都需要获得代表的支持,不然的话,在中东战争之前,顾卫民也不用到全体代表大会申请战争授权。如此一来,那些已经在经济改革中获得好处的民族资本家,特别是拥有强大实力的民族企业家获得了政治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利益表达政治意愿,左右共和国的政治决策。

由此可见,即便顾卫民想把重点放在国内,代表大会里的那些代表也不会同意。

正是如此,顾卫民全力推行的“青山绿水计划”才没有王元庆搞的政治改革那么引人瞩目,甚至不太为人所知。

当然,顾卫民在执政期间的贡献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工程。

如果说让共和国公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肯定是2042年的换届选举中,顾卫民与叶致胜的直接竞争。

前面提到过,这是共和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元首选举。

更重要的是,这次选举开了先河。

虽然在接下来的5年间,顾卫民仍然没有着力推行政治改革,甚至刻意回避推动第二轮政治改革,但是叶致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