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九章 头号盟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头号盟友(2 / 2)

虽然叙利亚不是伊朗那样的政教合一国家,而且奉行民主选举的政治制度,但是作为伊斯兰国家,宗教仍然对叙利亚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且很多都是负面影响。举一非常简单的例子。在几个主要阿拉伯国家中,叙利亚的综合国力处于中下水平,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叙利亚人口偏少。当初,共和国选择拉拢埃及,没有选择叙利亚,除了埃及的战略地理位置之外,与两国的人口数量有很大关系。2040年的时候,埃及人口将近1亿,而叙利亚的人口却不到3000万,而在2030年,叙利亚的人口更是不到2400万。人口过少,让叙利亚的劳动力价格偏高,也就导致工业化进程难度加大。在埃及成为阿拉伯、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中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时,叙利亚仍然一个以出口初级矿产资源为主,工业化水平非常低的落后国家。促进人口增长,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要想在短期内增加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放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作为阿拉伯世界中的人口大国,埃及在20年代就颁布了数项提高女性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的法律,并且在随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叙利亚的人口比埃及少得多,却迟迟不肯给予女性同等的社会地位,甚至不鼓励女性从事生产劳动。直到2035年,叙利亚的第一部与女性社会权益有关的《妇女权利保护法》才正式生效。因为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加上缺乏相关鼓励政策,所以到2040年的时候,叙利亚的绝大部分青壮年女性仍然没有得到解放。让叙利亚妇女不肯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原因非常多,宗教影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因素。

万幸的是,2038年的叙以战争就让叙利亚当局意识到了国家存在的问题。

面对国家存在的问题,叙利亚当局采取了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即不直接针对宗教问题下手,而是首先在教育上做足功夫。仅在2038年,叙利亚当局就追加了1200亿镑(叙利亚镑,以当时的币值计算,大约相当于200亿元人民币)的教育经费,其中1000亿镑用在了妇女成人教育上。为了推广成人教育,完成知识普及,叙利亚当局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通过教授《古兰经》让文盲识字。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女性的文化素质,叙利亚第一夫人还亲自上阵,成立了一个在每周六与周日下午开课的扫盲班,专门为总统府与政府内的女性勤杂人员提供文化知识。

不得不承认,叙利亚第一夫人拥有过人的魅力。

到2040年底,也就是扫盲活动开展快3年的时候,设在叙利亚全国各地的1000多个成人扫盲补习班总共为200多万成年人提供了服务,其中大约150万是成年女性。虽然中东战争打乱了“扫盲计划”,但是在2041年,叙利亚当局在预算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1000亿镑推动文化普及事业。到2043年底,已经有大约700万成年人接受了培训,至少学会了识字,而这其中大约550万成年女性。

知识的普及,带来了思想上的变化。

中东战争之后,几个主要阿拉伯国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叙利亚。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那些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基础设施,还有国民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在面向世界时体现出来的自信。

可以说,正是这种变化,让叙利亚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赢得了共和国商人的青睐。

从2042年开始,共和国企业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