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二十七章 空中反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空中反击(2 / 2)

比如在马尔丁方向上,袁晨皓让表现还算不错的伊拉克军队攻占了克孜勒泰佩,让裴承毅派来的部队做出向西进军的样子,摆出了准备在叙土边境地区大打出手的样子,并且以此为诱饵,让运输第十战斗单位的1个低空打击营赶了过去,协助伊拉克军队作战。由比如在凡城方向上,袁晨皓让负责防御工作的伊朗军队向北发起进攻,看上去是在为进驻该地区的第一战斗单位的炮兵旅提供掩护,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凡城北面的土军根本没有能力南下,为此袁晨皓也派了1个低空打击营过去。最后在塔特万方向上,因为土军一直在骚扰驻扎该地的伊朗军队,所以袁晨皓将计就计,把第十战斗单位的最后一个低空打击营派了过去。

也许有人认为,袁晨皓这么做,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共和国陆军的低空打击部队有多厉害,恐怕杜奇威比袁晨皓还要清楚。让3个低空打击营去执行“打酱油”的任务,除非指挥官脑子进了水,不然就是别有所图。问题是,第十战斗单位的空中部队一直没有完成部署。从参战到现在,第十战斗单位的空中部队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助前线作战部队运送作战物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土耳其东南地区的交通设施太糟糕了,又没办法动用战略空运力量,也就只能让战术空运力量担负起后勤保障的重任。因为前线基地的部署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增加了垂直起降运输机群的作战负担之后,很难部署低空攻击机。事实上,在前线作战的3个低空打击营的兵力都不满,大部分部队都在后方看热闹,只有少数部队在战场上活动。

不管杜奇威是否重视共和国陆军航空兵的实力,他都不会忽视客观存在。

当然,实际情况已经悄然转变。

随着通往凡城的铁路线通车、马尔丁的野战机场投入使用,锡尔特机场的基础设施基本修复,再算上一直在使用的巴特曼机场,不但物资运输问题得到了解决,也有足够的地方部署3个低空打击营。

袁晨皓一直忍着没有让低空攻击机上场,等的就是与第101突击师的决战机会。

要知道,第十战斗单位的低空打击营的战斗力绝对不是吹出来的。因为只有3个营的编制,所以从规模上讲,3个营都超过了以往的加强营。根据共和国国防部在2040年公布的国防蓝皮书,第十战斗单位支援旅编有dw-26d型低空攻击机192架。由此可以大致推算出,3个打击营各有64架dw-26d,也就是每个营有8个连。而在正常编制下,1个营只有4个连,加强编制时也就6个连。也就是说,3个打击营的规模,相当于正常编制下的6个营。

在部队的作战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规模扩大等于战斗力增强。

更重要的是,dw-26d的性能比dw-26b有了很大提高(dw-26c是出口型号),还是第一种装备了主动防御系统的低空攻击机,所以可以在敌方防空火力的威胁下作战,并且完成作战任务。因为美军的av-31a在dw-26d之前开始设计,而且美国陆军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具备低空制空能力,也就是具备一定的超低空空战能力,所以共和国陆军也对dw-26d的作战能力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挂上对空武器,与敌人的低空作战飞机争夺制空权。

由此可见,av-31a与dw-26d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