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三十八章 自主决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自主决策(2 / 2)

在与欧洲国家接触前,mi5就警告过英国首相,因为“大陆国家”一度在政治一体化进程中与共和国走得过近,早就成为了军情局重点渗透的对象,所以任何传达给“大陆国家”的信息都有可能落入军情局的手中。英国政府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利用了这个问题,通过欧洲国家故意透露了这些信息。

关键是,信息本身并没错。

积极联系欧洲国家,希望获得欧盟的支持,表明英国在为战争做准备。事实上,英国也确实在为战争做准备!

从英国获得的情报,证明了李存勋的猜测。

英国政府玩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乔治回到伦敦之后,立即签署了一份秘密行政令,批准了2037年度的特别预算,并且将预算经费由最初的128亿提高到了377亿,足足增加了249亿。虽然在战争爆发前,英国增加主要用于情报机构的特别预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不管怎么算,英国的几家情报机构都不需要如此多的特别预算。也就是说,英国政府通利用了特别预算不透明的特点,通过情报机构进行战争准备。

用刘晓宾的话来说,新增特别预算的很大一部分落入了军火企业手中。

当然,特别预算不是战争费用,也不是用来采购军火。

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耗费惊人。别说战争,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都能耗光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以藏南冲突为例,在这场规模非常有限的冲突中,共和国军队的开支竟然超过了1万亿。由此可见,哪怕马岛冲突的规模非常有限,377亿特别预算恐怕连1周的消耗都顶不上。用来采购军火也不现实,根据英国的国防预算,377亿特别预算最多只能购买8艘战舰、或者40架战斗机,连组建1支航母战斗群都不够。再说了,武器装备的生产与建造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战争很快就会爆发,除非国家进行战争动员,不然按照正常方式采购军火都来不及了。

毋庸置疑,这笔特别预算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非凡。

刘晓宾在电话中明确提到,李存勋已经根据这一情况,断定英国已经在进行有限的战争动员了。

也就是说,英国将对国防军事工业进行调整。

377亿特别预算中的大部分都将用来支持军火企业提高生产能力。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战争动员。

在只考虑英国的基本国情,不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此举就能理解了。作为五个核大国,英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即便放眼全球,英国的军事工业也不算落后。问题是,英国的军事工业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高度“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妄图恢复“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力,提出了“全面振兴计划”,但是在残酷现实的影响下,不但提出“铁幕政策”的首相被选民赶出了唐宁街10号,英国的“帝国梦”也就此破灭,从此搭上了美国战车,成为美国最忠实的盟友。美苏冷战期间,根据北约集团的需要,英国的军事工业体系成了美国的有效补充,取得了一些至今都让英国人倍感骄傲的成就,比如“3v轰炸机”、“鹞式战斗机”、“无敌级航母”、“挑战者坦克”等等。进入“后冷战时期”,因为最大的外来威胁突然消失,不但英国的军事工业失去了发展方向,以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失去了奋斗目标。受此影响,整个西方世界的军事工业迅速萎缩。为了避免因此导致国家安全体系崩溃,欧洲国家率先通过“国际化”整合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庞大军事工业体系。得益于雄厚的基础实力,英国与法国、德国一道成为了这场“吞并运动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