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层面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层面纱(2 / 2)

成不了地区性大国,阿根廷就得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适合的发展方式。

事实上,阿根廷并没这么做。

在提供给裴承毅的资料中,刘晓宾明确提到:10年国防现代化建设,在阿根廷国内培养出了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利益集团;虽然在大萧条结束之后,阿根廷当局试图调整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针,但是在利益集团的干扰下,阿根廷当局的行动不但没有成功,最终还以政府垮台、引发持续数年的政治动荡收场;直到2033年,具有军队背景的塞隆在大选中获胜,成为阿根廷的民选总统之后,阿根廷的政治动荡才宣告结束。

看到这,裴承毅心里已经了然有数了。

毫无疑问,塞隆的“政治立场”不是问题。

作为自1983年以来,阿根廷第一位具有军队背景的民选总统,塞隆能够在2033年的大选中获胜,即是历史的选择,又是现实的选择。

大萧条结束之后,阿根廷的经济危机才真正到来。

看上去,这很难让人相信。要知道,大萧条结束的标志就是全球经济回暖,阿根廷既然能在大萧条期间能够取得傲人的经济建设成就,怎么可能在大萧条结束之后出现经济问题呢?事实上,在10年大萧条期间,过度依赖出口,使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变得极为畸形,并且用经济增长掩盖了国内问题,当大萧条的坚冰开始消融,埋藏在冰面下的问题自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用某西方经济机构的话来说,阿根廷的问题就是过分依靠出口。

虽然在大萧条结束之后,随着共和国的市场恢复活力,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众多高度依赖共和国市场的国家先后摆脱了大萧条的影响,进入恢复性发展时期,但是在大萧条结束之后,共和国也陆续降低了贸易门槛,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进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让共和国不得不加大出口,弥补战争造成的损失。毫无疑问,在与共和国的企业竞争时,阿根廷企业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如果需要应对的仅仅是共和国企业,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在绝大部分领域,阿根廷企业与共和国企业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要命的是,随着共和国降低贸易门槛,阿根廷企业必须与很多原本被挡在共和国市场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

很明显,阿根廷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

以牛肉出口来说:本世纪初、共和国就是阿根廷的主要牛肉出口市场,2020年、共和国成为阿根廷的第一大牛肉出口国,2027年、共和国消化了阿根廷出口牛肉的65%,因为阿根廷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卖到共和国的牛肉占到了总产量的一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消费能力惊人的共和国市场,半数以上的阿根廷养牛场将破产,成千上万的阿根廷牧民将失去生活来源;只是好景不长,2028年、随着大萧条结束,共和国调整了贸易政策,向包括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10多个畜牧业大国开放了本国的肉制品市场;毫无疑问,阿根廷是最大的受害者,到2030年,与2026年相比,阿根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