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2 / 2)

只要2个旅充分利用优势力量,肯定能够打下伯蒂亚拉。

实际上,当天下午,守卫伯蒂亚拉东北防御阵地,也就是面向第661装甲突击旅的印军步兵师就缴械投降了。

有了第一支投降的部队,就有第二支投降的部队。

丢掉伯蒂亚拉只是迟早的事情。

持同一观点的还有美国军事顾问。

在美国军事顾问看来,裴承毅不但有足够的理由攻占伯蒂亚拉,也投入了足够多的进攻力量。

作为印度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伯蒂亚拉就是新德里的北大门,重要性丝毫不在马图拉之下。在必须投入数个军才能打下新德里的情况下,裴承毅别无选择,必须尽快让该方向上仅有的重装甲军,也就是66军到达新德里,也就必须提前占领伯蒂亚拉,打开通往新德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占领了伯蒂亚拉之后,北面的伯坦果德、卢迪亚纳等地的防线将形同虚设,印军必须收缩防线。到时候,杀到新德里的就不止66军,还有61军。虽然因此对62军的作战行动造成了影响,还投入了1个旅的预备队,但是攻占伯蒂亚拉,能够让2个野战军发挥更大的作用,好处明显多得多。

虽然有点后知后觉,但是美国军事顾问仍然做出了准确判断。裴承毅已经向伯蒂亚拉投入了2个旅的兵力,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投入了大批远程支援力量,足以证明其攻占伯蒂亚拉的决心。用美国军事顾问的话来说,中国军队肯定会打下伯蒂亚拉,如果2个旅的兵力无法完成作战任务,裴承毅还会投入至少2个旅的增援部队。

对印军来说,区别只是何时丢掉伯蒂亚拉。

这个区别,将决定伯蒂亚拉以北大约150万印军的去留问题。

如果只是150万预备部队,哪怕是150万二线部队,古吉拉德还不会有所顾虑。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够用150万预备部队或者二线部队挡住2个野战军几天,就算损失得一干二净也物有所值。问题是,在伯蒂亚拉北面的150万军队中有20个主力师,仅在伯坦果德与卢迪亚纳两地就有16个主力师。

无论如何,古吉拉德不会丢掉这些部队。

唯一的办法就是收缩防线,赶在伯蒂亚拉沦陷之前,把北面的主力部队撤回来。

20个主力师,肯定能够在新德里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问题是,怎么撤?

伯蒂亚拉随时有可能沦陷,时间非常仓促,古吉拉德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10日中午,古吉拉德就向伯坦果德的守军下达了命令,10个主力师立即南下前往卢迪亚纳,与卢迪亚纳的6个主力师会合之后,一同南下前往伯蒂亚拉。因为66军仍然在攻打伯坦果德,61军也在围攻卢迪亚纳,所以古吉拉德没有命令其他部队撤退,准备牺牲二线部队与预备部队,为主力部队创造撤退机会。

这个安排,成为了灾难的导火索。

傍晚,伯坦果德的主力部队开始突围。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