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惶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心惶惶(2 / 2)

虽然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突破瓜廖尔与阿格拉防线的中国军队规模不大,只有几千人,根本不可能攻占新德里,但是就在当天傍晚,西线战场上的3个中国陆军主力野战军进入了战备状态,66军主力到达伯尼哈尔山口,61军与62军在印巴边境线附近集结。不管鲁拉贾帕尼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得认清现实,那就是,东线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距离新德里只有400千米,西线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距离新德里也不过500到800千米,如果裴承毅打算攻打新德里,3个野战军加上1支加强旅级别的突击部队,足以撕开还没有完全建好的新德里防线,在数日之内攻入新德里。

确定怎么打之前,首先得确定对手想怎么打。

中国军队已经摆开架势,仿佛即将攻打新德里。

问题是,博帕尔的战斗已经开始,中国军队会同时攻打两座城市吗?

鲁拉贾帕尼不敢轻易做出决断,古吉拉德也无法立即做出判断。

虽然美国顾问一再强调,中国军队的首要目的是打下博帕尔,不是攻占新德里,但是鲁拉贾帕尼与古吉拉德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军肯定会死守新德里,中国军队肯定会占领新德里。如果裴承毅断定等到印军部署好防御之后攻打新德里,中国军队将在城市战中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他就有可能选择先打新德里。当然,不是说裴承毅会为了新德里放弃博帕尔。按照古吉拉德的分析,裴承毅很有可能用38军在博帕尔消耗印军的有生力量,等到61军、62军与66军占领新德里之后,用得到充分休整的54军、77军、21军、24军等主力野战军强攻博帕尔。到了9月底,裴承毅还将获得15军、16军、17军三支空降军,以及扫荡了东北地区的27军。如此一来,即便中国军队要在博帕尔付出很大的代价,裴承毅也能在占领博帕尔之后挥师西进,将战线推到阿拉伯海沿岸地区,与东线军团会师。更重要的是,按照这套打法,中国军队在占领博帕尔之后就能越过纳尔莫达河,将主力放在南面的战场上,不用回头攻打新德里。从整场战争的角度来看,这么做既可以避免主力部队大范围调动带来的后勤问题,又能加快战争进程。

如果只看表面分析,古吉拉德的推测非常有道理。

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能在攻占博帕尔之前打下新德里,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问题是,有能力首先打下新德里吗?

看上去,中国军队在西线战场上的3个军对新德里很有威胁,实际上,这3个军基本上没有打到新德里的能力。

别的不说,3个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就足以让裴承毅放弃首先攻打新德里的行动。

共和国陆军能在东线战场上所向披靡,一口气把战线向西推进上千千米,除了前线主战部队攻击能力异常强大之外,与后勤保障稳步到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共和国陆军在瓦拉纳西就会停下脚步。

算上西线战场上的3个军,共和国陆军的主战部队只有11个野战军与3个空降军,总兵力不到40万(算上陆航与空军的参战人员,也才50万),为这些部队提供后勤支援的保障部队却多达80万,其中共和国陆军有20万(包括各野战军留在后面的后勤人员)、巴基斯坦有35万、孟加拉国陆军有25万,如果算上用来控制占领区的部队,以及即将入印参战的尼泊尔陆军,保障部队超过120万。这还没有算上在共和国境内提供后勤服务的30多万军人。如果全部算上,为了支援50万作战人员,总共动员了150万人后勤人员,相当于3名后勤人员保障1名战斗人员。如果严格计算,只计算参加作战行动的战斗人员,将战斗部队的后勤人员都归入保障部队,则战斗人员与保障人员的比例为1比6。

实事求是的讲,这个比例不算高。

东南亚战争期间,每名战斗人员需要11名保障人员;半岛战争期间,每名战斗人员需要9名保障人员;日本战争期间,每名战斗人员需要16名保障人员(与主要以空中作战与海上作战有很大关系)。即便放眼全世界,这个比例也不算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每名战斗人员的保障人员多达21人;阿富汗战争中,这一比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