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线吃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线吃紧(2 / 2)

控制坎宁港,将是攻打加尔各答作战行动的关键一步。

为此,裴承毅让77军首先猛攻加登里奇,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即在牵制加尔各答印军主力部队的同时,获得支援36军与37军的地面通道。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裴承毅还得做两件事,一是占领戴蒙德港,而是把到达坎宁港的物资运往戴蒙德港,再由戴蒙德港运往加登里奇,最后用从加登里奇出发的铁路与公路把物资运往36军与37军。

关键就在戴蒙德港,问题也在戴蒙德港。

作为恒河河口历史最悠久的港口之一,现在的戴蒙德港远没有历史上那么辉煌。受地理因素,特别是每年由恒河带来的数十亿吨泥沙的影响,戴蒙德港早已被坎宁港取代,从原先能够接纳万吨级大型船舶的商业港口退化成了只能容纳千吨级远洋渔船的渔港。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要不了二十年,戴蒙德港的航道就将被泥沙堵塞,变成一座死港。因为戴蒙德港的吞吐能力极为有限,所以运载作战物资的远洋船舶无法进入,只能前往坎宁港。运输车队从坎宁港出发,前往加登里奇,必须经过恒河东岸的加尔各答。如此一来,裴承毅要么一口气打下加尔各答,要么另寻出路。前者不太现实,即便拿到超级炸弹,也要好几天才能打下加尔各答,而36军与37军携带的作战物资最多坚持3天。办法不是裴承毅想出来的,而是袁晨皓想出来的。先让船队进入坎宁港,然后用两栖突击舰队把物资运往戴蒙德港。两栖突击舰队的登陆舰上有载重能力250吨的气垫登陆艇,以及大量运输机。别说把物资运入戴蒙德港,如果有必要,甚至能够用气垫登陆艇与运输机把物资送到36军与37军的手上。考虑到直接支援36军与37军的巨大风险,裴承毅决定多费点心思。至少在摧毁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印军岸防反舰导弹阵地之前,不能让两栖突击舰队冒险。

按照这套思路,两栖突击舰队每天能将大约5000吨物资送往戴蒙德港。

虽然36军与37军的日物资消耗量超过了5000吨,根据沿途印军的抵抗强度,每天大约需要消耗8000到12000吨作战物资,但是在每天获得5000吨作战物资的情况下,两个军能够多坚持3天左右。

这3天,对攻打加尔各答,打通铁路运输线至关重要。

当然,裴承毅也不是很担心加尔各答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印军在加登里奇的表现证明了裴承毅的猜测,即留在加尔各答的全是二线部队,动员的作战部队也非常有限。

77军占领加登里奇之后,将与39军对调身份。

到时候,负责攻打加尔各答的将是共和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彪悍的39军。

加尔各答的印军二线部队顶得住39军的进攻吗?

要知道,当年驻守汉城的50万韩军主力部队都败在了39军的手下。

更重要的是,如果战役进展顺利,在39军攻打加尔各答的时候,54军与21军已经完成了恒河西岸地区的扫荡工作。即便54军与21军的主要任务是从萨希下根向西推进,扫荡比哈尔邦南部地区的残余印军,到达勒基瑟赖之后,54军向巴特那推进,21军则南下攻打恰尔肯德邦,攻打波卡罗钢城,增援困守蓝色的空降153旅,只要情况有变,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