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零一章 战略警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战略警戒(2 / 2)

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在美苏冷战期间,北美防空系统(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前身)总共发出4万多次虚警,平均每天3次以上。哪怕只犯一次错误,都将导致美国把手里的数万枚核弹头投向前苏联。前苏联的战略预警系统也在40多年的冷战期间发出了数万次虚警,其中任何一次虚惊都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共和国扩大核武库之后建立了更加完备的战略预警系统,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故障。根据战略情报局的统计数据,在2020年到2034年的15年间,共和国的战略预警系统总共发出11000多次虚警,平均每天2次以上。

因为核大国间相互确保摧毁,核威胁从未消失,所以虚警率再高,也不能废除战略预警系统。为了避免预警系统出错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每个核大国都建立了完备的战略反应机制,由多个机构评估战略情势,交叉对比后做出战略决断。美国总统做出战略决断前,就要听取包括国防部、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多家机构的情势评估报告。

虽然共和国的战略反应机制没有这么复杂,但是国家元首需要3个独立运作机构的评估报告,其中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评估报告最为重要。除非敌国的核弹头已经落到共和国本土,不然只有在总参谋部与军情局的情势分析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元首才能做出战略反击决策。为了确保元首在战略决策上犯错,在元首向战略反击部队下达反击命令的时候,必须由总参谋长、或者军情局长、或者战略情报局长、或者中央警备部队司令同时向反击部队下达命令。换句话说,必须有1名政府高层领导人与1名军队高级将领同时下达反击命令,战略反击部队才会发动反击。

如此复杂的决策与指挥体制,肯定有其合理性。

从中也能看出,总参谋长与军情局长在共和国的战略力量中的重要性。当年纪佑国把军情局从总参谋部的下设机构提升为独立运作的情报机构,正是为了避免军情局在总参谋部的管辖之下丧失独立判断能力。

接到战略情报局发出的警报,李存勋立即用专线电话联系了项铤辉。

两人在电话里谈了不到1分钟,达成共识之后,分头动身前往元首府。

万幸的是,李存勋与项铤辉都认定印度进入最高战略警戒状态,不等于印度打算立即动用核武器,对共和国没有构成致命威胁。

两人赶往元首府途中的时候,共和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已经启动。

按照部分国家的看法,战略防御具有与战略打击同等的战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