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七十六章 有限反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有限反击(2 / 2)

无人侦察机发回战场信息的时候,战斗已经开始了。

由此可以看出,第6111装甲营的指挥官有点过分谨慎。没有提前派出无人侦察机,而是让更加隐蔽的侦察战车去搜集战场信息,在交战的前一刻,才让无人侦察机从印军头顶上空飞过,目的是不想过早暴露突击行动。问题是,印军肯定知道61军已经到达拉合尔,不会忽视最强大的对手。随着地面战斗打响,除非印军能够准确掌握战场信息,不然就得严密监视周围情况。印军再不济,派几支侦察部队到周围蹲点设防,也能发现高速逼近的装甲部队。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第6111装甲营毕竟之前,印军已经收到消息,并且调整了战斗状态,已经无法发起突然袭击了。

万幸的是,能否发起突然袭击的影响并不大。

虽然61军是战略反应部队,但是其主战装备的性能丝毫不比重装甲部队差。得益于技术进步,与陆军轻型化改革,在dz-31a问世之后,共和国陆军不惜“工本费”,将db-31a定为全军主战坦克。也就是说,除了暂时没有配备主战坦克的空降部队之外,其他地面作战部队全部以dz-31a为主战装备。换句话说,重装甲军的主战坦克与战略反应军的主战坦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针对不同的电力供应设备,对充电器做了调整。

如果遇到m4a2主战坦克,也许还有点麻烦,毕竟在2000米以内,m4a2的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能够用贫铀合金穿甲弹打穿dz-31a的侧面装甲。即便美国没有向印度出售高性能的贫铀合金穿甲弹,印度仿制的贫铀合金穿甲弹的威力比“美国货”差了20%左右,也能在大约1700米的距离上打穿dz-31a的侧面装甲。

面对m1a3(准确编号是m1a5,其实际性能与美军以往装备的m1a3相当,只是在外销给印度的时候,根据印度陆军的要求,换装了由德国生产的140毫米坦克炮与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基本作战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的时候,dz-31a上没有任何危险可言。按照共和国陆军的测试结果,dz-31a的60毫米电磁炮,在使用性能最好的穿甲弹时,能轻而易举打穿5000米外的m1a3的正面装甲,即便使用性能稍差(价格更便宜)的穿甲弹,也能在4000米的距离上打穿m1a3的正面装甲。因为m1a3使用的140毫米坦克炮不是电热化学炮,所以最多只能在1000米内打穿dz-31a的侧面装甲,即便在极限距离上开火,也无法击穿dz-31a的正面装甲。

坦克交战,除了比拼火力与防护之外,还要比品战术机动性能。

dz-31a在全披挂状态下,战斗全重只有33吨,却配备了2台总功率达到3000千瓦的电动机,以及行驶阻力更小、寿命更长的复合橡胶履带,加上与电动机配套的无级自动变速器,其战术机动性能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用dz-31a坦克驾驶员的话来说,在高速公路上,dz-31a能与最好的家用轿车比拼加速性能!m1a3的战斗全重超过64吨,却只有1台总功率为1150千瓦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美国版用的是燃气轮机,因为其燃油消耗率太高,印度陆军承受不起,所以印度陆军为所有m1a5换装了由德国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只有每小时70千米(为dz-31a的50%),最大越野行驶速度只有每小时35千米(为dz-31a的60%),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0千米需要15秒(dz-31a从0加速到每小时60千米,只需要9秒)。

由此可见,作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终极改进型号(又被称为第四代主战坦克)的m1a3在各项性能上,均不是第六代主战坦克的dz-31a的对手。

战斗从3500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