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三十三章 超级潜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超级潜艇(2 / 2)

只有单干,张雪峰才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将衔。

2034年初,“虎鲸”号建成服役,张雪峰率领第一批官兵驾驶这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攻击潜艇加入了共和国海军的战斗序列。

编号“791”的“虎鲸”号是第二艘以这个名字命名的攻击潜艇,也是79级、即共和国海军第三代混合动力攻击潜艇“虎鲸”级的首艇。与之前的“海豚”级相比,“虎鲸”级有着明显的区别。

艇型方面,“虎鲸”级是第一种采用“扁平变截面拉长艇型”的潜艇,其横截面不是标准的圆形,而是椭圆形。虽然这一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耐压壳体的强度有所降低,必须增加厚度与加强筋的强度,从而大大增加了结构重量;又比如,椭圆形截面的湿表面积比圆形截面的大得多,从而增加了航行阻力,要想达到同样的速度,必须配备功率更大的推进系统。但是这一变化带来的好处更加明显,比如降低了潜艇的吃水深度,使潜艇能够在水深较浅的近海更加灵活自如的行动,又不会对潜艇的深海性能造成影响;又比如,宽大的舰体为配制声纳、鱼雷发射管等设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增强了潜艇的探测与攻击能力。从根本上讲,“虎鲸”级破天荒的采用椭圆形截面艇体的与前面提到的因素没有太大关系,根源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其推进系统。

“虎鲸”级所采用的推进系统的全名为“超导磁流体螺旋推进系统”,一般称其为“磁流体推进系统”或者“超导推进系统”。与传统的推进系统相比,“超导推进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运动部件,也就不会产生机械噪音与空泡噪音。仅此一点,就足以使“超导推进系统”受到潜艇的青睐。不管是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还是泵喷射推进系统,实质上都是通过浆叶转动推动海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潜艇前进,浆叶转动时不但会产生机械噪音,还会产生更加刺耳的空泡噪音。在潜艇产生的噪音中,机械噪音与空泡噪音占到了七成以上。如果能够消除这两个噪音源,潜艇的静音性能将达到难以想像的高度。

设计的时候,“虎鲸”级的噪音水平就订为75分贝。

这不是低速静音巡航时的噪音水平,而是以24节的速度追踪目标时的噪音水平。

要知道,在以24节速度前进的情况下,“海豚”级的噪音水平接近100分贝,美国的第一代全电动攻击潜艇的噪音水平则在105分贝左右。如果“虎鲸”号能将噪音水平降低到75分贝,不但没有任何一种潜艇能够与之匹敌,甚至所有现有的反潜探测系统都将遭到淘汰。

“超导推进系统”的长度超过120米,直径不到2米,如果采用传统布局,只配备一套推进系统,则推进系统将贯穿整艘潜艇,且设置在潜艇的中轴线上,对其他舱室的布局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虎鲸”号开始建造的时候,“超导推进系统”的功率仍然非常有限,最大也不到7000千瓦。要达到海军要求的最大50节的潜航速度,在尽量控制排水量的情况下,也需要12000千瓦的推进功率。如此一来,只能配备2套推进系统,最理想的解决办法自然是将2套系统水平对称的配制在潜艇中轴线两侧。正是如此,“虎鲸”号才不得不采用椭圆形截面艇体,并且拉长了平直段艇体的长度,将推进系统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平直段的两端。

因为“超导推进系统”属于“新玩意”,可靠性还待验证(在建造“虎鲸”级之前,海军已经建造了1艘试验潜艇,专门用来测试“超导推进系统”的性能),所以“虎鲸”号还配备了2套备用推进系统,一套是推进功率为4500千瓦的可收缩式泵喷射推进系统,另外一套是2台750千瓦的方向驱动系统。

为了建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潜艇,“虎鲸”号的建造周期长达52个月。

正式服役前的测试表明,虽然“虎鲸”号的静音标准没有完全达到设计指标,24节时的噪音水平在78分贝左右,但是某些性能甚至超过了设计指标,比如在8节巡航时的噪音水平只有67分贝,而海军要求的是70分贝。更重要的是,“虎鲸”号的这一性能足以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