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五十一章 轮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轮回(2 / 2)

“也就是说,早就掌握了颠覆行动?”

虽然很不情愿,汤马驷还是点了点头,承认了总统的说法。

韦斯特伍德咬了咬牙,朝布鲁德林看了过去。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不得不承认,王元庆的魄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而且他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人。”说到“中国人”的时候,布鲁德林特别看了汤马驷一眼,苦笑了一下,他才接着说道,“既然王元庆早已知道有人密谋叛乱,中印冲突就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早有预谋的军事行动。”

汤马驷避开了布鲁德林的目光。

杜奇威暗自苦笑了一下,也朝汤马驷看了过去。

“王元庆策划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付叛国集团,为叛国集团发动叛乱制造机会。这是主动出击,不是被动防御,非常符合王元庆的性格。”布鲁德林拿起香烟,点燃抽了两口,说道,“显然,王元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领导人,如果按照汤马驷局长在此之前做出的分析,王元庆就应该直接对付叛国集团,而不是等到叛国集团发动叛乱的证据确凿之后才采取行动。事实上,我们早就应该有所察觉。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民主、法制的政治体制。以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为了推动政治改革,绝不会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对抗法律,也就不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以独裁的方式惩治叛国份子。可以说,王元庆用心良苦。由此也能看出,王元庆不但是铁腕领袖,还是非常有魄力、非常有胆量、非常有原则的人。”

“还非常有战略眼光。”杜奇威补充了一句。

“趁机收复藏南地区,确实有战略眼光,但是王元庆不见得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个结果。”

杜奇威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听懂布鲁德林的话。

“通过战争对付叛国集团,风险太大了,以王元庆的性格,他肯定有所保留。”布鲁德林抽了两口烟,说道,“日本战争证明,王元庆不是那种喜欢冒险的领导人,至少不会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冒险。从已经获得的情报来看,王元庆在日本战争爆发之前,至少准备了好几套备用方案,而不是一意孤行。以王元庆的处境来看,他也不可能在中国还不具备足以保证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政治体制之前拿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冒险。由此可以断定,王元庆肯定没有打算在平定叛乱之前收复藏南地区。中国投入的军事力量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果王元庆早就有所准备,应该投入更多作战部队,确保在平叛行动遇到麻烦时能够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输掉一场不应该输掉的战争。王元庆承担不起这个风险,中国也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当然,王元庆很有可能在战争爆发后才意识到,中国有可能在此时收复藏南地区。一是叛国集团的准备严重不足,无法对他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二是中国的情报机构掌握了足够准确的情报,挫败叛乱不是什么难事。三是印度迅速退让,让中国能够用有限兵力收复藏南地区。正是如此,王元庆才在遭到刺杀后,本应该立即出面稳定国内局势的情况下让顾卫民主持大局。此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叛国集团的漏网之鱼蠢蠢欲动,认为已经除掉王元庆,为彻底铲除叛国集团提供帮助;二是迷惑鲁拉贾帕尼,让印度总理认为中国会借元首遇刺的事情向印度发难,从而迫使印度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为顺利收复藏南地区打下基础。”

听布鲁德林说完,杜奇威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

“果真如此的话,王元庆就太恐怖了。”韦斯特伍德也大为感叹。

汤马驷看了总统一眼,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不得不承认,布鲁德林的眼光非常独到,他的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