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开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开端(2 / 2)

绝大部分时候,核武器甚至连心理安慰的作用都没有。

在“你有我也有,你多我更多”的原则下,“核毁灭”伴随人类走过了美苏冷战,迎来了中美冷战。在最有可能引发美苏全面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甚至有很多美国人离开大城市、前往乡村,或者在自家后院建造地下室。用当时美国人的话来说,核武器给美国人带来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对毁灭的无比恐惧!

“日本战争”爆发前,核武器还多多少少有点意义。

当日本的战略弹道导弹与携带核弹头的战斗机被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挡在了国门之外,反而给日本造成了毁灭性灾难的时候,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核武器不但不能起到防身的作用,还是“自裁”的理想工具。

美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意义非同凡响。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在其他四个核大国均表示支持的情况下,“世界无核化”的日子将提前到来。

毫无疑问,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全面销毁核武器”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是在小国眼中,却是一块有毒的蛋糕。

原因无二,在所有国家都销毁核武器之后,谁来保证小国的安全?

站在小国的立场上,比如站在印度的立场上,虽然全面销毁核武器能够消除遭受大规模毁灭性打击的威胁,但是却将使印度的安全环境急剧恶化。在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印度尚有与中国等世界大国拼死一搏的资本,即便无法像核大国一样彻底消灭敌人,也能给敌人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从而迫使敌人放弃侵略意图。没有了核武器,因为在常规武器、特别是精确打击常规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印度与共和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急剧扩大。没有来自印度的核威胁,共和国会耐着性子与印度谈判解决藏南问题吗?如果早就销毁了核武器,恐怕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时候,共和国的地面部队就翻过了喜马拉雅山,攻占了藏南地区。

印度有这样的担忧,以色列也有这样的担忧。

虽然以色列从未正式承认拥有核武器,但是谁都知道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