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见成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初见成效(2 / 2)

9点30分,装甲381旅到元通里。

又过了近半个小时,装甲382旅才到达苍村里。

虽然比快反771旅晚了1个半到2个小时,但是以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来看,38军的2个装甲旅的突击速度丝毫不慢。2个多小时内,装甲381旅与装甲382旅分别突击了48千米与62千米!

10点15分,轰炸开始。

为了阻止驻扎在春川的3个韩军步兵师南下,h-6m机群再次出动,向韩军阵地与营地投掷了500多吨航空炸弹。

重点轰炸对象是正在向城山里方向撤退的韩军第47步兵师。

45分钟内,空军与海航出动战斗机214架,向分布在1500余平方千米内的韩军投掷了840余吨炸弹。因为韩军第47步兵师有近千部各式作战车辆,所以战斗机不但使用了反人员弹药,还大量使用了反装甲弹药。

使用得最多的,是一度被国际法禁止使用的“集束炸弹”。

什么是“集束炸弹”?国际社会一直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严格的说,反装甲/人员子母炸弹属于“集束炸弹”。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一直呼吁禁止在战争中使用“集束炸弹”,但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仍然在战争中大量使用“集束炸弹”。原因很简单,“集束炸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1枚250千克级普通炸弹的最大杀伤半径不会超过150米,同等重量燃烧弹的杀伤面积不会超过15万平方米,而1枚装备300枚子弹药的250千克级反人员子母炸弹的覆盖范围超过30万平方米,对暴露人员的威胁远远超过普通炸弹与燃烧弹。

更恐怖的是,子母炸弹可以为子弹药设定不同的引爆方式与引爆时间。

排除1枚没有爆炸的炸弹并不难,可是要排除成百上千枚没有爆炸的小炸弹,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子母炸弹在实战中还能起到迟滞敌军运动速度的作用。

轰炸结束后,伴随3支突击部队行动的炮兵开始发挥。

依靠侦察兵与低空突击部队提供的战术情报,炮兵重点打击韩军车辆与聚集人员。

因为韩军缺少装甲力量,大部分战车都属于“半装甲目标”,所以炮兵主要使用既能对付暴露人员、又能对付半装甲目标的空炸炮弹。

对正在行军的韩军第47步兵师来说,轰炸与炮击制造了大部分伤亡。

步兵最怕什么?实战反复证明,步兵最怕的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遭到敌人打击,却无法对敌人进行还击。

只要有还击机会,步兵就有战斗下去的斗志!

此时韩军面临的却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窘迫局面。

不管是继续向城山里进发、还是返回元通里、或者南下前往苍村里,暴露在旷野中的韩军步兵都躲不过轰炸与炮击。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