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十二章 平衡外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平衡外交(2 / 2)

以色列一直怀疑伊朗不但没有停止核武器项目,还在阿里阿巴德、阿克拉、伊斯法罕等地的地下设施内秘密生产加工武器级浓缩铀。2016年初,摩萨德拿出了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伊朗新建的富尔格水电站与两座大型燃气火电站的电能只有40%输入民用电网,其余60%都归在了一个“杜古姆”的项目下。虽然伊朗政府随后向外界解释,“杜古姆”项目是阿巴斯港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但是伊朗是否仍然在秘密进行浓缩铀活动仍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此事,纪佑国还派黄国巍以元首特使身份前往德黑兰会见伊朗总统与精神领袖。

一直以来,以色列都在设法以“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与核工业,彻底消除心头之患,只是受到美国限制,没能展开行动。

在“杜古姆事件”曝光后,以色列总理甚至扬言要对伊朗进行“毁灭性打击”。

谁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有核国家”。按照外界估计,以色列秘密生产与储备了20到200枚核武器。

共和国向伊朗出售防空系统,必然大幅度抵消以色列的空中打击能力。

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伊朗在共和国的帮助下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土防空网之后,将更加肆无忌惮的开发核武器,对中东、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对共和国来说,伊朗算不上真正的“盟友”。

共和国的中东战略决不是一味的支持伊朗,而是在伊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寻求平衡。

在世界上局势最复杂的地区,就算美国,也不敢一味支持某一方。

以共和国目前的实力与海外干预能力,在中东地区采取“平衡政策”能够最有效的维护与实现国家利益。

向伊朗出售武器,不但会刺激以色列,还会刺激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

2015年,纪佑国在德黑兰与伊朗签署军售合同之前,在利雅得与沙特王储签署了一份规模稍小,但意义非凡的军售合同。此举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阿拉伯国家对共和国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担忧与疑虑,增进相互信任。

就算共和国此时向伊朗出售武器,主要是帮助伊朗应对美国的威胁,也会产生想不到的后果。美国不会任由共和国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必然借此大做文章,抓紧原本就偏向美国的阿拉伯国家。

将庞兴龙单独留下来,纪佑国就是与总理商讨这些问题。

“外交方面的工作肯定要提前做。”庞兴龙揉了揉额头,“如果不是国内的事情太多,我们应该尽快访问中东国家。现在看来,只能让黄国巍跑一趟。”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