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掌舵者> 第四十六节 橄榄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节 橄榄枝(2 / 2)

安都市这一次接待自己的规格很高,连赵国栋自己都觉得有些过了,除了关京山和谭立峰两人外,常务副市长于哲、市委常委、副市长鲍鹏、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主任易晓波都作陪,这显得有些太过于重视自己这一趟本来应当是一个上任伊始的蜻蜓点水之旅。

在高新区管委会,易晓波详细介绍了高新区对今后三年的构想和规划,赵国栋感觉得到似乎受到了去年自己率发改委调研组一行来高新区考察的触动,安都市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动作,至少在高新区的功能区划分上已经有了一个框架结构,也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设想,但是感觉落在实处的东西还是不多,当然这可能与时间太短有一些关系。

不过在赵国栋看来,安都市已经处于一种时不我待火烧眉毛的境地,如果还要按照正常步伐来行进的话,只怕就真的有可能要被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宁陵的这些城市甩在后边了。

东北面的武汉,西边的重庆、成都都提出了要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第四极的口号,整个东部沿海就像一把弓胎,而内陆地区就像是弓弦拉开之后覆盖的范围,谁来充当这个引弓搭箭的切合点,这正是目前几座内陆城市争相竞逐的目标。

易晓波介绍完之后,常务副市长于哲又进行了一番补充,主要是提出了高新区重新对自己辖区内的功能区进行了定位,开始有意识的压缩和迁出一些不符合高新区产业政策的企业,另外也在着力培育新的增长领域。

“京山,立峰,你们几位都在这里,我也是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也还不够了解,本不该多说什么,免得有下车伊始就是指手画脚,但是我有一些感觉,嗯,怎么说呢,不吐不快吧。”赵国栋沉吟了良久,觉得还是要说一说。

这样无声无息看了就走,无论是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要说观感,他的确不是太满意,虽然在规划构想上有了一些新的东西,但是这样的节奏和效率太慢了,尤其是在面临众多竞争者的时候,安都如果继续按照如此节奏不紧不慢的蹒跚前行,只怕就真的难以赶上趟了。

关京山和谭立峰心都是一紧,于哲和易晓波更是紧张起来,这位赵省长是搞经济出身的,宁陵的范例在那儿摆着,人家有说硬话的资格底气,真要说些酸不溜秋的话来,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受着。

“怎么说呢?我觉得和我去年来看高新区时,这里还是有些可喜的变化的,刚才于市长介绍了高新区观念的转变,我觉得这很好,我们的高新区定位是什么?不是大杂烩,不能搁进盘子里就是菜,高新区高新区,顾名思义,那就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所在,要具有科技含量和成长潜力的产业,或者就是具有战略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二者必居其一才能谈得上。”

赵国栋一边思索一边缓缓的道:“在这个高新区的定位上不妨看得宽一些,远一些,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安都高新区的位置摆在这里,谁也无法取代,就像安都市的地位一样,就是要立足全省的高度,高屋建瓴,优中选优。可能会有人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高新区面临竞争也一样很大,越是这种情况下就越是要冷静,但我要说的冷静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坐等,我觉得高新区既然规划已经有一些看点了,那么就要有针对性围绕确立的产业来做文章,好生揣摩投资者的想法意图,怎样才能吸引住真正符合我们安都高新区的产业来落户,在这一点上把基础工作做足,只有这样,种下,种好梧桐树,才能真正引得凤凰来,要不,引一些,山鸡乌鸦一类的东西来,就失去了意义了。”

赵国栋那一句安都地位谁也无法取代让关京山和谭立峰心里都是一跳,今天赵国栋来这一趟,最能吸引他们俩的就这一句话,高新区现状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