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掌舵者> 第五十一节 害我还是捧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节 害我还是捧我(2 / 2)

赵国栋沉吟不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搭档。

贝铁林出任绵州地委书记这一职位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这老小子还有些深藏不露的本事,通城这两年说实话变化也不大,但是贝铁林在通城官场上却是把素来有些桀骜排外的通城本地官员一个个梳理得服服帖帖,足见此人本事,再联想到此人在省广播电影电视厅也是乾坤独断的性格,相当霸道,所以省委考虑让贝铁林出镇暮气日重的绵州,未尝不是想要用贝铁林的铁腕来去一去绵州的暮气,振奋一下绵州的精神。

赵国栋按照杨劲光的建议专门向应东流做了汇报,主要内容也就是宁陵想要作为安原经济创新改革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想要在中央一些政策尚未正式明确下来的情况下先走一步,搞一搞试验田。

在汇报中,赵国栋明确提出了要宁陵要采取bot或者boot形式建设宁唐高速公路和宁通高速公路,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宁陵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推动宁陵商业银行上市,推动宁陵天然气公司改制,为公用事业像民营资本开放进行试点。

赵国栋的汇报引起了应东流的极大兴趣,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三十六条依然还在征求意见稿,估计就是征求意见稿出炉正式以文件形式下发,真正要到地方上来落实,没有一年半载时间不行,而赵国栋提出要先行一步这个想法无疑是具有挑战性和震撼性的,再往深处说,也是具有相当风险性的,但是赵国栋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就是宁陵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名声,加上自己本人的省委常委身份,也就具备了可以一冒这个风险的实力,现在需要的就是省委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政治上支持和允许犯错误的态度,让宁陵可以放手去尝试一番。

应东流和赵国栋一谈就是三个多小时,最终应东流认可了赵国栋的观点,与其这样窝窝囊囊的坐等政策下来,不如自己先行一步尝试,错了可以马上改回来,对了就可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宁陵有全国经济增速冠军这块头牌抵挡着,就算是真的出了偏差,那也是敢为天下先的尝试,算不得什么大逆不道,而中国从来就不乏敢冲敢闯吃螃蟹的先例。

应东流之后也问及了一些人事上的看法,也问了问钟跃军和蓝光的情况,赵国栋也比较客观的介绍了钟跃军和蓝光两人情况和优缺点,应东流没有明确表态,赵国栋也不知道自己这番话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自己的意见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蓝光终于如愿以偿的在常委会上获得了通过,进入了考查程序,而没想到贝铁林却是出人意料的由应东流提出了调任绵州市委书记,与此同时苗振中建议卢卫红出任通城市委书记,这应该是几巨头们的妥协结果,赵国栋注意到秦浩然脸色有些阴郁,常委会上没有多少话语。

很显然在这一波较量角力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钟跃军认为自己理应是绵州市委书记的最佳人选,而出人意料的却由贝铁林调任。

赵国栋不知道是不是那一夜自己所说起到了作用,他当时就认为绵州沉疴日重关键在于现任绵州市委书记性格偏软,而绵州本地官员抱团排外,所以需要一个强势且不乏手腕的领导去担任市委书记,绵州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领导问题,思想风气问题,当时应东流没有回应,但是现在看起来自己的话对应东流触动不小,也间接促成了贝铁林出任绵州市委书记,而卢卫红则有些意外的到通城担任市委书记了。

钟跃军一无所获,这与当初市里边传出来他可能要到绵州担任市委书记这一说形成了鲜明对比,贝铁林到了绵州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