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掌舵者> 第三十一节 远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节 远见(2 / 2)

“又算了结一桩事儿,耽搁一天,就能堆上厚厚一叠,老鲁,你说这文山会海形容我们的文件和会议,的确不为过,难怪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开短会少发文件,我现在是深有感受。”赵国栋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在了书房沙发的另一边。

“赵书记,这也要看怎么说,会议也是开展工作一种形式,反对开长会,是指反对那种务虚的,层层传达转述却又没有新鲜东西的会,发文件一样,中央一个精神,你层层转发,的确有些令人腻烦,现在不是推行无纸化办公么?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这也是一个趋势,以后文件事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来实现,每天打开电脑看看页面,就能知晓,这样可能会好许多。”作为宣传口的主要负责人,鲁能对通讯日益发达可能带来的变化还是很有感触。

“嗯,任何事情不可一概而论,走极端,但是中央三令五申,这也说明这个问题的确相当严重,需要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赵国栋点点头,不过他今天没有心思和鲁能探讨这个问题,“怎么样,那几家公司来看了感觉怎么样?”

“有些难度。”鲁能知道赵国栋的脾性,直奔主题,“第一,我们宁陵基础条件太差,虽然有比较好的传统历史资源,但是仅凭这一点不够,没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不易支撑起整个产业发展,这是关键;第二,西江民居和土城古城分处两地,要打造影视基地,只能选在西江郊区,牵扯范围远了一些;第三,我们市里还没有一个支持这方面产业发展的系统化扶持政策,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规划,这也是一个缺陷。”

赵国栋默默点点头。鲁能所说的都是一针见血,要打造影视产业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有资源是基础,仅仅这方面的资源还不够,对方所说的第一点的确很关键,没有一个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要想凭空生造一个产业出来,谁都没有那么大本事。至于后面两个问题都是次要的,影视基地未必要囿于一隅,而产业扶持政策也可以尽快制定,但这又涉及到财政支持,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基础还不够支撑得起。

“老鲁,前者我们只能通过发展经济来逐渐赶上,并无其他便捷之途,至于第三个理由,也有些道理,你和符娟要认真研究一下,有针对性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发展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税收上的,金融方面的,土地方面的,甚至财政方面的,都要考虑到,更要切合实际,不要搞成花架子。”赵国栋吸了一口气,“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宁陵不仅仅要建成安东经济、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更要成为安东湘西的文化艺术中心,这样这座城市才会更富有底蕴和潜力,也才更具有吸引力。”

鲁能对于赵国栋这番狂言并不感到惊奇,这位市委书记从来就不是一个低调的人,虽然他表面上给外人的感觉并不明显,但是真正接触较多了解较深的人都知道,赵书记是不做则已,一作就要做大做好的性格。

“嗯,赵书记,按照我们宁陵目前发展的形势,我们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做到,到时候就该是他们来求我们了。”鲁能有些愤愤不平的吐出一口恶气,很显然,和那些个眼高于顶的公司商谈让他的自尊很受伤,虽然他也是搞这一行的老手了,但是面对对方对宁陵表现出来的轻蔑,还是有些无法忍受。

“老鲁,你这种心态就不对,我们要承认我们的不足,另外我们是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也是属于人民的范畴,我们不需要卑躬屈膝,但是也不能倨傲冷对,只要有益于我们宁陵发展的,我们都应该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个观念如果连你都还没有转变过来,那我可要好好给你上一课啰。”赵国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赵书记,这我清楚,但是你没有看那些家伙的嘴脸,完全把我们视为乡巴佬,更把宁陵视为乡下小县城,那份高傲让人无法忍受,我自认为脾气算好的,交流一番下来,你都得觉得自己心里那股子别扭难受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