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掌舵者> 第六十二节 诡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节 诡变(2 / 2)

上午十点钟开会那也是考虑到宁陵下辖各县距离宁陵市区远近不一,远的如花林和苍化需要两个小时才能赶到,近的如奎阳只需要半个小时,远近不一和路况优劣不等使得开会时都不得不考虑到这些问题,好在花林到宁陵的路况随着915国道和新花公路的竣工已经大大改善,从花林赶到宁陵如果车速快一些的话也就是一小时二十分钟就能赶到。

赵国栋和唐耀文是九点四十准时赶到市委会议室,因为这不涉及主要领导的调整,所以会议规模不算很大,加上市里边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所以两会合一,提高效率。

赵国栋虽然是新任县委书记,但是也算是这种正处级干部会议中的常客了,自打祁予鸿要求每季度的经济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和县长必须参加后,他和其他县的县领导们也就很快熟悉起来,会后总免不了有受了表扬的县份领导被其他县领导敲榨一顿伙食,宁苑、乌江大酒店、乌山楼、水晶舫这些宁陵知名餐饮场所都被这些个各县来的领导们品尝了个遍,而罗大海和赵国栋在去年一年中被迫买单的机会最多。

刘如怀有些羡慕的看着和唐耀文谈笑着走进会议室的赵国栋,这小子真是不简单,拦路风波不但没有把这个家伙打趴下,反而让这个家伙来了一个咸鱼翻身,担任一年多县长就升任县委书记,这又创造了宁陵市的一个记录。

刘如怀与霍云达的私交相当不错,在霍云达回奎阳后与刘如怀聚在一起时也谈及过对赵国栋的观感,雄心勃勃,胆大手快,思想开放,敢于放权,这是霍云达给赵国栋的十六字评价,尤其是胆大手快这一个特点,霍云达就给刘如怀举了一个深刻的例证。

小城镇建设试点户口方面的政策就是在连省里边都尚未正式出台政策之前,赵国栋就敢指示花林县里边先行确定城市建设配套费标准以及上户条件,然后主动将他们的试点意见通过市政府报给省政府,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使得省里边后来出台的政策也有很多参照了花林县呈报的试点意见,而这也让花林县在标准上就占据了先机。至于后来收取诚意金,抢先放开政策等等,更是抢光了风头。

在其他县的小城镇建设只吸引了寥寥几百人落户的时候,花林县却一口气吸引了将近九千人来落户,光是城市建设配套费这一笔收入就让花林县今年财政一年都可以宽宽松松的运作,更不用说这九千人落户花林购房、消费甚至投资等带来的种种拉动作用。

实际上伴随着这九千人落户指标而来的远不止这九千人,不少一家五六个人都只办理了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转户手续,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基本上没有转户,而中青年特别是小孩则是毫无例外的都将户口转到了花林。

根据县公安局的统计,花林县城内仅这半年常住人口就增加了超过两万人,而旧城改造的拆迁房和商住楼的陆续竣工使得原有居民和外来居民都正好接上了这个趟,而这也直接带动了花林县城内各种商品零售的消费大幅度上上升,花林县城的老居民从来没有觉得花林县有现在这样热闹过,花林县公安局也紧急向县委县政府打了报告请求增加县公安局警察编制,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需要。

所以这一切的深刻变化就源于当初赵国栋的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妄为,虽然罗大海和赵国栋在市委常委会上被骂得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