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掌舵者> 第十三节 总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节 总结(2 / 2)

“嗯,国栋,还有几家制革企业也想进入咱们河东新区,你觉得怎么样?”罗大海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前些时日两人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虽然常委会上赵国栋表示个人服从常委会决定,但是后来在三松和嘉泰两家制革企业从签约到奠基,赵国栋都没有出面,都是由曹渊一手操办,现在制革企业蜂拥而来,这倒反而让先前一直支持制革行业进入花林的罗大海有些犹豫了。

“嘿嘿,罗书记,又要回到这个老问题上啊?”赵国栋挠挠脑袋笑笑:“我个人意见还是没变,对一般规模的制革企业不欢迎,他们在环保问题上肯定达不了标,但是县里既然决定要引进这些企业,我个人意见服从组织决定。”

“国栋,别给我说这些官话,我是想听听你个人想法,嗯,现在的,既成事实的不说了。”罗大海瞪了赵国栋一眼。

“嗯,这些制革企业都是瞅着咱们花林县出产的生皮资源来的。咱们的牧草基地已经辐射到了其他周邻县,大华三叶两家生产规模不断提升,加工量也越来越大,连带着通城的西河县、临近的苍化县都开始在发展山地畜牧业,而牛羊都在往大华和三叶两家企业输送,可以说只要大华和三叶这两家企业在这里,他们就只能围绕着咱们花林转,我们没有必要把标准降得太低。”赵国栋想了一想,“我建议如果一定要引进这些制革企业,也可以设定一个规模底线,比如投资规模要达到多少金额,吸纳本地劳动力数量要达到多少,年纳税也要有个大概底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环保标准上也要有一个底线,环保治污必须要有明确的东西拿在手上,否则日后我们也难以向后人交待。”

罗大海也点点头,先前为了能让96年招商引资工作有一个完美收官,他也一力支持引进制革行业,但是眼见得制革企业蜂拥而至,他也觉得这中间恐怕有些问题,环保问题看似不重要,但是以赵国栋的性格却这样重视,也难免让他有些意外。

他也查阅过一些有关制革行业方面的资料,了解到制革行业的重金属污染相当难以治理,所以在这后面几家企业进入河东新区的工业园区时态度也就有些动摇了。

“嗯,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县里边还得研究一下,不能因为招商引资就忽视环保问题,引大限小看来也是必然的,要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不利于我们花林以后的发展。”罗大海点点头赞同赵国栋的意见。

随着各项工作的挽总,各种指标数字也纷纷出炉,在全市经济工作总结会上花林县成了最耀目的明星。

花林县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度暴涨百分之八十以上,一下子达到了八千万,其中大华、三叶、陈氏、河口茶厂四家支柱企业的纳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业、建材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也成为另一亮点,直接带动了整个花林经济的蓬勃发展。

而花林县工业增加值也跃居全市前列,山地畜牧业的发展使得全县农民增收幅度在全市高居榜首,把第二名远远甩在了后面。

花林县的gdp增速也毫无疑问的稳坐全市头把交椅,虽然在gdp总量上还只站在全市第五位,但是和排在第四位的奎阳相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